我为什么最后来了大城市?
深圳,我5年前来到这里,并也把户口房子落在了深圳。
我出生和成长于潮汕地区的小小县城。家里5兄弟姐妹,我是老二。我相信当年妈妈生下了哥哥之后,是想再追多个儿子,中间才连续生下了我们姐妹仨,弟弟排最后。在我们县城,一个家庭生几个小孩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最起码要追两个男娃才算是安心。我记是我们家邻居,一连生了8个女孩和1个男孩,家里的条件也不是太好,于是女孩一个个送出去,最后就只剩下3个女孩和那个被宠得无法无天的男孩在家里。
那时候我们家里几个孩子,年纪也相差一两岁,争吵是难免的事情。可是每次争吵打架,妈妈总是会维护哥哥或者弟弟,而我总是被骂不懂事的那个人。
别人家的孩子每年总有几套新的衣服穿,而我们姐妹几个身高差不多,衣服也总是混着来穿,我稍有不乐意的情绪,妈妈就会骂我不懂事。
至于读书,很多女孩子只读了小学毕业之后就进了村里的制衣厂打工,最后嫁给了村里的谁谁谁。即便是读了中学,能够一直读到初中毕业的也不是太多。
我算是比较幸运,顺利读完初中,并考上了高中。而初中毕业那年,妈妈爸爸托关系找了另外一条村小学的校长,想走后门把我送进去里面做小学老师。当然后门没有走成,这事也不了了之。而那一年,为了是否让我继续上学,父母吵了无数次的架。妈妈主张让我继续读,爸爸想把我嫁给村里的一个小学同学。
那年我16岁, 虚岁17(农村都讲虚岁),一个什么都不是太懂的年纪,由着父母安排着自己的人生而没有一点的主见。现在想想,如果不是当年妈妈的极力反对,我估计就是一农村大妈,后面跟着一群小屁孩,直到生出男孩为止。
而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农村非常的普遍。村里村外见面所聊的闲话家常就是,你女儿说给哪家啦?
我一小学女同学,师范毕业后在村里小学教书,嫁给了我们同班的小学同学。结婚第一年,婆婆就立马逼着她造人,结果不遂愿生下了一女孩;第二年继续生,还是个女孩;休息了一年,第四年终于生下了男孩,以为可以从此偃旗息鼓了,哪知婆婆说,家里男丁太少,要她再生一胎,结果第四个小孩还是个女孩。婆媳关系因此恶劣,她不时的遭到婆婆的冷嘲热讽,身体因为没有调理好也瘦得不成人形。偶尔在微信上交流,明显可以感觉也她情绪的低落。
她总羡慕我的自由生活,后悔当年没有咬咬牙,考到大城市来上大学。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去大城市的起因,是那时香港的华侨亲戚一家回来探亲。表姐一身光鲜亮丽的打扮自带香气,粉白的皮肤,一看就是与我们来自不同的世界,肩上挎着个小皮包,里面随时拿出几颗我从来没有吃过的巧克力,讲话轻声细语的,还要热情的拉着你,用港式的潮州话好奇的说着家乡这些年的变化。我羡慕,我非常的羡慕,我想要穿皮鞋,背皮包,穿裙子喷香水,我要吃不完的糖。我,要去大城市。
可能就是这样的念头一直支撑着我,我在广州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并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为了进理想的公司,我苦背求职英语,并练习改掉我那外地腔的粤语。好在,那时候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还是留了下来,成为了留在广州打工的千千万万“捞妹”中的一员。之后再从广州辗转到珠海,再到深圳。我心中的大城市,我还是来了。此时,我操着一口别人已经听不出来是外地口音的白话(粤语),和在夹杂着中英文熟悉交流的职场中打滚生存。
房子是租来的,没关系。我在大城市,这里地铁发达,从公司到寓所,地铁直达,地铁任何时候都很多人,都是城市夜归人,踩着高跟鞋,不孤单。
房子小得只放得下一张床,没关系。我在大城市,楼下超市,大排档24小不打烊。
周未只有同事朋友,想家只能打个电话回去,没关系。我在大城市,同事朋友一样来自五湖四湖一样想家,我们能聊到心里去。爸爸妈妈缺什么保健品,营养品,一健下单快递到家。
国际大都市香港就在旁边,周未睡醒了,搭个地铁就过去了,做一回“水货客”,采购护肤品,以及我一直念念不忘的香港亲戚皮包里的那个巧克力糖。自己买的,吃得分外香甜。
深圳的人才引进政策非常的宽松和开放,来深圳第1年,我就已经满足调户口的政策要求。父母说我是农村户口,听说值钱, 让我不要调来深圳。我没有一丝犹豫,果断成为了“深户”。
“乡下来的捞妹”,当年广州同事嘲笑我时说的一句开玩笑话,我痛到了现在。我一直想擦掉这句话从我的人生记忆里,而调户到深圳是其中一个最为实在的渠道。只要身份证换成了深圳,我就可以自豪的告诉别人,我是深圳人。至于过去,自己知道就好。
还记得刚来深圳时,深圳北站地铁站牌处,挂着一个大大的公益招牌,上面写着“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温暖了我许久许久。嗯,我就要做深圳人。 我就是要做城市人。
至今,我仍旧是生活在深圳的大龄剩女,可是却在这里毫不突兀,我活得无比有底气和安心。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努力而上进着。学习一样自己所不具备的技能,安心而自在着。我可以心血来潮时打个车去隔壁罗湖区就为了吃一盘小龙虾而不担心别人怎么看我;我可以请个年假休息几天把爸爸妈妈接过来走走玩玩,并告诉他们我在这里最高级的写字楼上班。哪天觉得需要身心与灵魂都要在路上时,定个机票搞个签证,从香港飞往自己向往的地方去发发呆再回来。
而这一切,如果当时我留在了农村,我相信我连做梦都不敢想,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这个梦,无从下手。
在大城市,我会想家,很想很想家。这个家是父母在的家,不是什么乡情乡愁。但是,我的寂寞孤单会很快的被大城市的五光十色所掩盖,来不及去体验想家的失落,已经有电话进来告诉相约出行了。
在大城市,活得久了,慢慢的也产生了归属感,熟悉感。底气在努力生活向上走的路上慢慢的充盈起来,我不再告诉别人,我来自哪里。这是一个包容的城市,谁都知道彼此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城市人,但是,我们总会心照不宣的用自己的方式热爱并溶入这个城市。
嗯,我,来自大城市。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