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论与选择的自由

2021-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昆成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阅读笔记1

        一直以来,我都很担心因为自己的一些习惯和模式的弊端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不断的探索中逐渐清晰起来,在所谓的负面影响的焦虑中把目光转向当下需要解决和面对的事情上,这是一件庆贺的事!

        一般来讲,用来解释人的行为以及结果的因素大多以以下几点作为论断:

        1、基因决定论(genetic determinism). 认为人的本性是祖先基因遗传的,比如一个人脾气大,祖先中DNA中有这种因素。

        2、原生家庭心理决定论(psychic determinism)强调一个人本性是父母或成长过程中养育孩子的人的言行决定的,比如说胆怯自卑是因为儿时遭遇了指责批评比较,打人是因为小时候遭遇了暴力!

        3、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主张环境决定了结果,某人某事某种政策,某种环境造成了目前的困难,例如因为过去一些暴力或心灵伤害,而目前对社会或他人实施暴力或抑郁、自杀等现象!

      还有一些类似的观点,这些观点以刺激=回应为理论基础(P a gloves,1849-1936,曾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所做关于狗的条件反射实验),这些观点并不是有错,在一定的条件内是这样的,人依靠自动化反应下,人有思维定式,有无意识自动化反应,所以我们在面临危险时才会不用意识和思想参与,能迅速逃离危险。

        我们不断练习数学或某种运算、练习某项体育、练习某种工种,目的都是不需要意识参与,我们也能自动反应出我们需要的结果,这是必要的,当我们意识到、思考、再反应,往往需要的时间会比自动反应更长一些,所以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选择!

        同时,因为拥有过类似的经验,而更容易模仿付出,比如被关爱、被理解、被倾听更容易去关爱、理解、倾听别人!很难用没见过、不知道的方法去对待这个世界!但这也不是唯一的选择!否则就不会有那些创新的科学家!

        而阅读、参与、实践往往有意识的参与,并能引发思考与反思,改变对某种事物的认知,而习惯和能力是服务与内心认知的,服务于每个人的底层逻辑、指导思想与内在品格之上!我们要承认自我运行模式带给我们的帮助,同时还能看到除此之外,还有选择!

      人是可以抽离,观察自己的思想、情感,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能从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中总结教训,改善自己的行为的!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这是人为万物灵长的根本原因,人可以超越感觉感受、情感需要、思想模式!(在此感谢先生,以前你种下的种子发芽了,你所说的话在我落笔的时候不断跳出来,对此我有了深深的体会)。

阅读笔记2(明日继续)

选择的自由在刺激与回应之间

维克多•弗兰克尔(V ictor  Frankl ,1905~1997,出生在奥地利的美国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译注)是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二战被关进了集中营,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只剩一个妹妹,本人也饱受凌辱及酷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不知何时就会被送进焚尸炉。

        有一天,他忽然得到一种全新的感受,后天他称为“全新的自由”。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身体,但他的意识却能独立的,不受束缚的以旁观者审视自己的遭遇,在外界人为及环境刺激之下,他依然有选择以何种回应方式的自由和能力!

      之后在集中营这段时间,他做了各种设想,比如想象自己从死亡营获释,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授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如何用心灵的眼睛看待自己的经历!

        他不断修炼自己的心灵、头脑和道德的自律能力,对于物质环境,纳粹有权利决定,但弗兰克享有更大的自由,强大的内心帮他实践了自己的自由的选择,(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