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3

2019-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雅客米

日更第五十六天

在训练时需坚持两个目标:提高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可以通过冥想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的目的。纽波特所说的冥想和我们脑海中认为的静坐配合呼吸法的冥想可不一样,虽然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注意力避免分心状态。

  有成果的冥想,时间地点都不限制,在你平时上班路上、下班途中、跑步健身时、洗衣淋浴时,散步遛狗时,你都可以进行有成果的冥想,只要求你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问题明确的问题上,每个人专业分工各有不同,可能是上班的策划、周一要准备的PPT要点、课堂上的数学难题甚至一个证明,你都可以进行有成果的冥想,在进行冥想中你可能会被脑海中某个想法所吸引,你只需要提醒自己稍后再回到这个想法,现在将注意力收回到当前问题,此外你还需要避免在原地打转,大脑有一种偷懒机制,为节省资源,你的大脑在一次次进化中为避免能量浪费,会爱逃避困难难题,你就需要警惕自己是否在冥想中徘徊不前即原地打转。

  纽波特本人就经常会在上下班途中进行有成果的冥想,纽波特在麻省理工做博士后副研究员的两年里,因家住在波士顿,工作在剑桥,中间有一个查尔斯河,路程有一英里,他利用上下班的路途,每天至少做一次冥想,在开始尝试有成果的冥想的时候,纽波特也经常被分心所困扰,使用了好几十次才开始有成果,冥想能力逐步提高,纽波特的工作效率也变好了,比如他常常利用冥想构思要出版书籍大半部分提纲和攻克学术方面的难题。

  有成果的冥想,不仅可以提高专注能力增强抵抗分心,还不会浪费你上班额外时间,它不失为一种训练高度专注避免分心的好方法。

  深度工作在社会经济价值日益提升,但掌握深度工作习惯的人却呈两极化,很大原因是将网络消遣作为一种习惯,有事、没事、无聊、难过都拿手机来刷刷屏,闲来无事就开启刷屏模式主要是大多数人的消遣没有计划也毫无意义,大脑处于无所事事的情况,放空的结果就是放任自己迷糊状态下漫无目的浏览网页,如果你能够给大脑找到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你停不下来上网模式就是大幅度减少。

  个人觉得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看了这本书我将每日玩手机上网的次数,设定每天两个小时,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进步,少了玩手机的次数,真的觉得一天的时间简直太长了,看书、锻炼、学习PS的时间也明显延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