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从娃娃抓起的几点思考
四川高级少儿财商指导师 田雨鹭
一般意义上讲财商,就是我们认识、创造、管理财富的能力。认识,就是金钱观,你要知道钱的价值是什么;创造,首先是要了解钱的规律,才有可能去创造钱;还有,就是要学会管理财富。大部分人想到财商教育,第一个反应就是理财。然而,财商教育并不等于理财。虽然整个财商教育都是围绕钱进行的,但是财商教育绝不仅仅只是钱那点儿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跟钱打交道的心。同样都是钱,有人为它抛家弃子,有人用它养儿育女;有人为它夫妻反目、有人用它滋养爱情;有人为它不择手段,有人用它救苦救难。同样都是钱,有人用它为善,有人用它作恶。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金钱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贪婪和欲望。这个世界上,其实真正的鸦片,只有一种,那就是“钱”。成年人90%的烦恼,其实都跟钱有关。即使当下跟钱没关系,大部分也是由钱衍生出来的。
所谓财商,是指理财能力,特别是投资收益能力。财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它包括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以及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詹丰瑞在论文中访谈了众多小学生和家长,对比城镇和农村儿童财商现状及家庭对其的影响,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家长有不给孩子零花钱和任意发放零花钱两种倾向,提出家长固定时间和金额适量发放零花钱,她提出指导孩子进行理性消费,以及学校开设财商课程的建议。
“财商”相对于“智商”与“情商”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名词,当时还是小学生的詹丰瑞怎么会想到调查小学生的“财商”呢?原来呀,詹丰瑞从小在妈妈的引导下就是一个很懂生活的孩子,会跟着妈妈一起“精打细算”地买菜,从小就不会乱花一分钱。可她发现自己周围的同学却和她不一样,用钱总是大手大脚,买个小零食都能把零花钱用光。于是,就萌生了调查小学生的“财商”的想法。
原则一:助儿童管理“小金库”
首先,需要让儿童明白金钱来源的正确过程,比如可以采用让他们做家务的方式换取一定奖励,提升其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根据其年龄以及劳动强度适度提高奖励的额度,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此时建议家长先给孩子传授一些简单的理财知识,之后再由浅入深。
可以让孩子在购物前与父母一起规划购物单,日常消费计入家庭账册,自由支配父母帮其开立的小账户,与父母一起制定理财规划。部分银行儿童理财卡可实现账户变动提醒、消费限额设定等服务,既满足孩子自主用钱的需求,也便于家长实时监控孩子的资金流向,及时给出指导和调整。
家长的财富观对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孩子的财商教育重在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这就需要家长适时适度的培养。
原则二:给零花钱要适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家长有一种趋势是尽全力满足儿童的需求。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由于父母工作较忙,不少人会给孩子大把的零花钱让其自行支配。其实这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年龄小的孩子还不会合理支配自己的零用钱,而大量的零花钱甚至可能使得其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更有甚者,其金钱观都有可能受到扭曲。
同时,在给儿童零花钱的同时,一定要教育其爱惜金钱的理念。家长要从小开始、从零花钱入手,孩子在花钱上出现小毛病时,家长不应进行责备,应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制订零花钱规划,提供解决方案等。
原则三:讨论金钱不回避
其实当孩子到一定年纪,有了金钱的观念,仍可能有困惑,此时他们会选择向父母咨询。父母千万不能认为孩子太小不想跟其谈钱的事情,从而采取回避的态度,应该在此时候向其讲解,从而培养起其“财商”。也可借此从小引导子女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理财规划。比如通过让孩子为家里做家务给他制造赚钱的机会,在给孩子购置生活必需品时让他也拿出自己压岁钱的一部分。
家长们要让孩子们知道:现实世界是靠金钱来运转的,面对孩子不仅要谈钱,还要对他们进行财商教育。
这就是为什么财商是父母最需要,最缺乏的教育。因为它在家中学习,而非学校能教的。
如果你想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具有压倒性竞争优势,必须教给他们:金钱是怎么回事,金钱的价值是什么,金钱的目的是什么?
告诉孩子金钱只是我们的工具,是用来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获得人生幸福的,追求金钱,没有错,但过程必须是要快乐的。
一个孩子在家中获得了良好的财商教育,他们就可以做喜欢的事情,并且还能从中赚到很多钱。
对财商的教育是保障人生幸福的重要一环,是智商教育的必要补充,孩子如果同时拥有良好的智商、情商和财商,其人生必将更加完美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