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诗词在今天

2017-09-01  本文已影响0人  MushroomSunny

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通过悲愁的艺术,来反照、净化人的心灵;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使人们得以获得一种情感的升华与更高一层次的富足与享受。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

林语堂先生说过:“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的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当我们咿呀学语时,在长辈们温暖的臂弯里,便开始享受着这宛若童谣般的古韵之美。随着年岁渐长,我们越是需要这样一种温暖。很多人会疑惑,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

借用李商隐的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与蜡烛,这日常生活中两个再简单不过的物件,通过诗歌,变成了我们可以寄托情感的意象。其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物质享受固然重要,但不注重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再多的物质富足也将如浮云般易逝。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们要准备好一颗中国人的“诗心”来迎接它。

诗词让我在忙碌之余,得以让精神拥有一片栖息地,守肉体与灵魂的满足、品人间的爱恨与情长、感自然的舒畅与淋漓。它们总能于不经意间,让人顿悟些什么。

我们骨子里流淌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血液,这是无可争辩的,诗词正是这五千年文明的沉淀。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如果我们愿意把自己交付给诗歌,也许可以循着美丽诗思,一路寻访到自己的心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