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成长记亲子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块璞玉,需要耐心打磨

2019-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思源姐姐

每个孩子都是块璞玉,只有耐心打磨他的父母才能使它变成更有价值的玉石

一位农夫得到一块儿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使用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他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它原本的价值逐渐在消失。

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了一块玉——“可爱的孩子”,打磨多年后的结果,一些人得到令人满意的作品,而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感到越来越失望,二者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很多时候不是家长对孩子的爱不够,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用错了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成长个体,而他的成长取决于他接触的家长和老师给他营造的,包围着他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状况”才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有一位博士爸爸,无论是在做学问还是工作方面,都非常优秀。他中年得子,真爱如宝,他知道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

孩子刚刚两岁时经常自顾自的玩耍,别人和他说话也充耳不闻,博士爸爸认为礼貌要从小培养,看到孩子这样的表现很着急,就经常会去拿开孩子手里的东西,并严肃的告诉孩子,大人和你说话,必须要回答,被爸爸拿走了手里心爱的玩具孩子,当然会哭闹一番。

这位爸爸一直坚定的认为必须把孩子的坏毛病纠正过来,所以一次次的把儿子从玩具中拉出来进行批评教育。

可博士爸爸不知道,孩子两岁时还没有建立起人际交往的互动概念,所以他不仅听不懂,还会被吓到,更重要的是,这时孩子处于认知世界的关键期,孩子看似无聊的玩耍,正是他对未来认知的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家长这样无端地经常打扰孩子,会破坏他的注意力,使他以后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事,同时也会失去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博士爸爸绝对不会怀疑自己是一位卓玉高手,却不知道他此时运用的正是锄头,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就这样在无意间产生是结果与愿望背道而驰,很多时候不是家长的爱不够,而是他们不知道有些方法是不对的。

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陪伴时间最长的关键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的关系,几乎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亲子教育的良机,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孩子的世界与未来全然不同。

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方法就是一个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用什么工具打磨它,很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