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赚1000元魏巍随笔故事

活该穷

2018-10-18  本文已影响72人  魏巍日记

周日,儿子喊着去游乐场玩滑梯......

我心想,你咋跟我似的,想起一出就一出呀?咱这个破地方,哪来的游乐场呀?

媳妇说,公园对面有,不过是充气的,我领他去过......

我说,那就去吧。

媳妇说,10块钱通票,到时让儿子自己进去玩就行了,我们站外面等。

真是人山人海,没处停车,我跑出去1里地才找到停车位,又步行回来。

很多人是从下面乡镇赶过来的。

其实,没啥可玩的,相比专业的游乐场设备,简直弱爆了,都是拿气泵充起来的,总之很Low.....

即使如此,根据客流量,我估计,一天收个一两千不成问题,为什么会这么火?

县城里、乡村里的孩子,多数没见过。

真是个好生意......

老四之前就是做这个生意的,不过他做的是成人玩具,当然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玩,类似弹跳床,每天一到傍晚他就带着从网上花500块钱买的那个户外架子去公园支摊,20元一位,基本两三个小时就挣个300、500的。

每天如此。

按理说,很挣钱吧,至少比普通上班族挣的多得多,关键是自由呀!

但在农村这个事就行不通,邻里街坊的总是对老四指指点点,恨不得前面走后边就开始指......

但没人当面说,因为不敢。

某次我跟老四喝酒,老四喝多了,跟我讲,巍哥,我知道没人能瞧得起我,邻里街坊都看不起我,这些我都知道。

原因是啥?

没有正式工作,每天游手好闲。

我知道内情,也知道老四的收入,你能说人家不务正业吗?

但人家就是比上班的挣得多。

但是不被别人理解,老人的想法是啥?

有份正式工作,每天按部就班......

这才是正道。

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我宁愿让我孩子找一个正式单位拿1500的月薪,也不会让他去折腾做生意去挣那1万5。

在咱看来这是一件很惊讶的事,因为人们总是觉得用4年时间做一个生意/或者事业上的成功,是一段非常漫长的过程,但觉得花40年按部就班,让自己贫困一生,是无所谓的。

我就在想,为什么会人们会存在这么大的思维差异呢?

后来,我想明白的了,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稳定而已,我看似够稳的了吧,他们比我还稳......

所以,如今,每次回村里,我都是尽量挑时候回去,比如,秋收了,芒种了......

上次,我回家。

村里有个老头问我,咋没出去打工?

我说,回来了!

他问,什么时候走?

我说,还不知道呢,工地没活了。哈~

在他们眼里,觉得一个青壮年,总在村里闲咣当,也不出去打工,真是逆天了,何况是个大学生,都快成反面教材了,只要一谈到读书没用,就把我拿出来当例子,考上大学有啥用?还不照样回家种地?!

但是,对于我而言,我就当个玩笑来对待,甚至会配合说上几句台词,这都无妨,纯属娱乐,因为我知道他们不懂我……

武则天有个无字碑,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们没经历过我经历的,没站到我的高度,咋有资格评论我呢?

想想也不无道理......

今天,看了一则新闻,大概意思是一个小男孩在幼儿园亲了一下小女孩,结果,女孩的妈妈很生气,引发了一场关于小孩子也应该重视性别的大讨论,对于孩子教育方面,我一直的原则就是散养。

我的观点比较另类,跟很多人讲过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抨击,包括我媳妇也是,那么到底是孩子的分数成绩重要还是灵性绽放更重要,这其实是很多做父母的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我的观点就是,不要让孩子从小就变成学习机器,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什么叫教育?

教育是让他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他,而不是我们想让他成为的那个他。

任凭他去就是了......

老师也经常跟我反应儿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多数情况就是除了有些调皮之外,其他表现都很好,包括机灵,聪明,学东西的速度等等。

我不是自吹自擂。

至于这个事件,我觉得对一个孩子来讲上升到素质问题,还是有些过份了,我反倒觉得小女孩的家长过于敏感了,其实这个事很简单,没那么复杂,复杂的是家长,就如同网友说的,小男孩亲一下小女孩只是表示自己喜欢和对方一起玩而已......

我媳妇了也看了这个新闻,这次她比较认同我的观点,意思是家长心里脏不要加持到孩子身上。

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就是家长开法拉利送孩子事件,你觉的开跑车送孩子上学,就是在炫富?

我倒觉得开跑车送孩子上学没什么毛病啊?人家年赚几百万,花的是自己的钱,过自己的日子,碍着谁了,对不?

网上有个观点我很认同:人得自卑成什么样,才会不允许别人开跑车送孩子?

举个例子,假设我平时骑电瓶车送孩子上下学,我能说你们开四个轮子普通矫车接孩子的人,对我骑电瓶车接孩子的人造成伤害吗,你们又能把普通车卖掉买个电瓶车来服务我们这些骑电瓶车的人嘛?

显然不太现实。

所以,根本的原因就不是害怕孩子攀比,其实就是家长自己的自尊心受不了而已......

这是典型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穷人思维。

难道我穷我有理?

人们总是习惯用自己的短见和拙见,去评判别人的生活,其实不过是因为自己过不好、做不到,又偏偏见不得别人好罢了。

之前还看过一个故事,老赵是一名普通的农民,这几年出来创业,熬了不少苦,终于逆袭成了身价百万的富商。

但是有钱后,每次回老家,他都表示不怎么开心。

哪怕他给家乡投入了不少资金修建广场,修公路,可是却没有得到村民们的欢心和认可。

有不少村民找他借钱,天天堵在他家门口,什么儿子结婚、女儿出嫁、盖房买车等等都是借钱理由。

老赵一旦拒绝,大家就在背后抹黑他,老赵这人,一定是做了黑心事,才能那么快挣了那么多黑心钱!

后来有一天爆发了,十几个村民不干活,就蹲坐在老赵家门口,你那么多钱,分我们一点怎么了!

搞得老赵实在没办法,最后去报了警。

这么一想,人性真可怕。

我们分析人性,不是用来吓唬自己的,而是更好地熟悉它的属性,从而更好地驾驭它。

说实话,这堆村民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仇富心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反过来想你之所以见不得别人的好,是因为别人达到了你无法企及的高度,你之所以容不下别人的优秀,是因为你的眼界太狭隘,你之所以愤怒,是因为你无能。

也正因如此,有的人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挣越来越多的钱,而有的人只能做一只愤世嫉俗的井底之蛙。

你只看到了表面的风光

却没看到背后的心酸

但你以为钱真的那么好赚,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吗?

比如,我们拿王健林来说,他的日程表就曾经上过热点,很多人看了后都很震惊:没想到原来首富这么忙!基本是凌晨四点就要起床,然后各种会议,忙完这一天基本就过去了。

而且,这对他来说,还是极其普通、较为轻松的一天。

再就是李嘉诚,不论晚上几点睡觉,都一定会在5点59分起床,然后读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再去办公室工作,如今88岁仍然保持这个习惯。

再比如享誉全球的篮球运动员科比,则每天凌晨四点还在自我训练,从一个普通型到如今肌肉强健、投篮命中率很高的运动员,背后是他十多年如一日的血汗坚持。

这样的成功背后的辛酸史,还有很多很多……

我写这么多的意思是:看起来风光的人,其实背后都在玩命。

没有谁的成功和富裕会比较容易,所有财务自由的背后,都有你看不到的艰辛。

正如蔡康永所说:

如果羡慕成功者的富贵,别一味模仿他们富贵后的事。要模仿,就模仿他们富贵前的事。他们那些鹰般的探索、蛇般的专注、蚁般的辛劳、蛹般的耐心,全是些风吹日晒灰头土脸的事。

这一生很短,别让负能量太长

经常听人抱怨,好羡慕他啊,什么都有,凭什么啊。

但很多人却不懂静下心想想:

为什么别人什么都有?老天真的会掉馅饼吗?还是你只看到了开花的结果,却忽略了播种的艰辛?

有人说过:这个社会看起来是仇富的,但本质是仇穷的,没有人会喜欢贫穷,大家都恨不能过上光鲜靓丽的生活。

是啊,也正因如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与其看低比你优秀的人,还不如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从而让自己变得同样优秀,甚至更加优秀......

自从昨天提过每天会抽空找读者们聊聊这个事后,今天很多朋友找我,有的朋友上来就问我家是哪的,叫什么名字,有多少粉丝,写日记的目的是什么之类的,这点我不是很喜欢,看来让人喜欢的确是一门学问......

我今天看了一本书上,书上写了一个观点: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回事,因为你太好说话,什么事情,别人一找你你就答应,什么东西,别人一要你就给,这样你就变得没那么珍贵了,做人除了说yes之外,还是要经常说一下no的,亲和力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的价值,却是靠拒绝而来的,也许学会了拒绝,才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珍贵吧......

有一个读者的评论很有意思,意思是魏巍你是真的有勇气,每天依然在坚守日记,我回复,写日记与勇气无关,是享受,是喜欢。

因为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真相之后,依然热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