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幸福
晚上在瑞安职业中专的养心轩聆听郑老师国学《论语》第一次讲座。
听完郑老师的讲座,说实话,有点感觉像在听心灵鸡汤,虽然也有些感悟,但入心不多,几年前听过干老师对《论语》的精彩解读,此后一般的讲座就入不了心,更别说国学讲座了。就像上次郑老师在讲《学而第一》篇第一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时郑老师说成就感不等于幸福感,并举例一个躺在竹床上睡觉的人他来的幸福感有时甚至会比睡席梦思床的人幸福。言下之意,就是一个穷人会比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更能感受到真切的幸福。
其实按我的理解,这个案例属于现代流行的心灵鸡汤式的诱导,它不仅无法使人摆脱心灵困境,甚至会让人更加迷茫或沉入消极生活的境地。我以为成就感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使人获得长足的幸福感的。这时的成就感就是人本身遵从内心,通过向着梦想的奋斗而获得自尊、自信、自我肯定等等,比如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做教育,比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唤醒一个思维发展缓慢的儿童,他所获得的成就感、对自我的认同感可以保持长久,并且会鼓励他继续投入到努力中。这种成就感不是世俗意义上的获得财富、地位、利益,它是超越世俗意义的。而躺在竹板上的人获得的幸福其实是一种较低级水平的快乐,不是幸福,这种快乐保持不久,走不远。
如果说躺在竹板上,一种贫穷、无为的生活状态算幸福的话,为什么人还要去扎入工作中,甚至成为工作狂人?
其实那些把工作当成生命中的使命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的时候,当他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去享受它,热爱它的时候,我们获得的成就感是真正的幸福。人的一生无非是想要获得一种生的尊严,自我的幸福。人只有在朝着自己信仰的方向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让生的尊严(自尊)得以显现,那么我们的幸福是真实不虚的。
2015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