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旅游◎行走在铺满诗意的路上

徒步藏龙涧(二)

2017-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丁海鹏
徒步藏龙涧(二)

翻山而下,地势逾缓,林木渐疏,光影复照,林霏开,众人拾阶而下。

徒步藏龙涧(二)

行数里,至观景台,脚下便是藏龙涧。

所谓藏龙涧者,说法不一:一者盖因传说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时,历山脚一片汪洋。水底有恶龙作怪,禹遂将济、泺二水疏通,洪水排尽,孽龙无处藏身,跃身向东窜去。大禹紧追不舍,恶龙钻进城东山上一石洞,禹上前擒捉,那龙长啸一声,破山而出。大禹追至山涧(即今日回龙洞,在浆水泉风景区),终于制服孽龙。那龙穿越时出现的洞,后人便称为龙洞。那座山也因此得名龙洞山,又叫禹登山。山下那条幽深的涧沟,被称为“藏龙涧”;

一者盖因地理结构之特异,谷中风啸低沉,如龙呤而谓之。

徒步藏龙涧(二)

藏龙涧东西狭长。俯瞰深涧幽谷,两侧壁立千韧,危峰乱叠,如削如攒,林木葱郁,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徒步藏龙涧(二)

远眺,有塔曰报恩塔。据史料载,该塔建于宋政和六年(1116年),四角七级方形石塔,高约十米,塔檐较为简洁,顶部球形刹,整体外观仿若西安大雁塔。

相传一秀才进京赶考,路过龙洞寿圣院时疲劳晕倒,幸得一老和尚相救,得中之后回来报恩,老和尚已圆寂,逐修此塔以报恩。

稍近有一小塔,坐落于独秀峰上,无路可上,唯有远而观之。

观景台小憩,而后下至一线天。

徒步藏龙涧(二) 徒步藏龙涧(二)

一线天,宽约两三米,上下长约50 米,可同时容纳2-3 人上下,坡度陡峭。

徒步藏龙涧(二)

虽人多势众,更有美女助阵,奈何恐高,人皆颤颤巍巍,如履薄冰,手脚并用,时有惊叫迭起,引众哄笑,倍有佳趣。

惊恐,兴奋,刺激,唯探险者所独有。

故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曾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