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感悟

打破学习的迷思

2019-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有丢

跟我比较熟的人,大概都知道我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虽然每次这么说都会被当作变相炫耀,可是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

毕业多年以后,突然意识到我之前对于「学习」的定义一直挺狭隘的,比如仅限于学校里讲的、考试相关的、工作专业相关的等等。但从终身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角度来说,冥想、健身、自我觉察一类都可以是学习的内容。而我不喜欢的,是填鸭式上课、为了考试而考试、无法引发主动思考的学习。

有一段对话,我印象很深,也很受启发。在某一期《得意忘形》,张潇雨问学霸猫,大意是,为什么她成天在玩反而事情做得越来越好了?学霸猫回答说:因为我没有花力气在「努力」这件事上。

关于我爱看电视这件事情,有一个我妈总爱讲的段子,就是高考语文里有一句诗词填空是《逍遥游》里的,而我们课本恰好没有要求背诵,结果,我完全凭借自己看《大宅门》里的片段回忆出来的,真是惊喜又意外啊。从此,看电视这件事就被定性为有益于学习,我觉得多多少少还是拯救了我表妹高中的快乐大本营。

年纪大了记忆力变差了以后,发现那些记忆深刻有些偏门的知识点,几乎都不是正式学习获得的,电视剧、电影、纪录片,朋友聊天,没目的翻看的书,总会或多或少留下点什么。相反,再让我做一道物理化学题,怕是连题目都读不懂了。

而且,对于考试的恐惧已经扩大为对「正式学习」的恐惧。所以,工作以后,我总是刻意避免去深入系统研究自己的行业和需要的技能,用到什么学什么,就如同当初学渣的自己一样,直到考试才看书。还觉得自己就是不喜欢,学不会。

直到最近,有个机会和专业做学术的老师们做交流,我第一次认真地从研究的角度去看材料和思考,沟通完我的想法以后,才意识到,原来读论文没那么难受,也可以做有价值贡献的沟通。和过去只是为了研究结果而做研究不同的地方是,我只关注了学术问题本身,和我平时在做的思考沉淀也是相关的,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任何目的。

还有一个特别的发现,就是,虽然我一直宣称自己讨厌做ppt,但我偶然间看到一本ppt学习相关的书,随手开着ppt,边看边做,突然觉得很有趣。拿到设计师同事美化的ppt,我竟然开始念叨:哦,加一个这样的效果会很好看,下次可以用一下。我过去总是认为要专门学习才能够提升技能,又不想特意去学,觉得好烦。可是,就在我放弃「要去学习才能掌握」以及「我必须要做的很好」这个念头以后,我却开始主动学习了。

用学霸猫的逻辑来说,我用了太多力气让自己进入所谓「学习」的 状态,对于这个状态完美的设想吓退了我。其实,如果用更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是无所谓「学习」这件事的,只有要做的事情本身。只关注在做某件事时,不会的东西自然就会自己去找各种办法补上。看似从来没有在学习,却也可能一直在学习。

就如同工作的定义在变得越来越宽泛一样,学习也不再是伏案苦读悬梁刺股,只要是能帮助自己解答问题、拓展认知的方式都可以,哪怕看起来奇葩。也许,看起来不是「努力」的样子,但却可能是在快乐地「学习」。

2019/11/13 (287/36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