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学生比童年
今天讲一篇题为《母亲的味道》的阅读理解。里边写到小时候,乡下的孩子总爱跑到地里亲自摘胡豆,回来用竹签穿起来,在火上烤着吃。有时火太旺,胡豆烤糊了,可是并没有熟;有时太着急,还是半生不熟的就开始吃。可孩子们吃得还是那样的香,那样的有滋味。读到这,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看到学生面露倦色,我也不想继续讲阅读理解了,不如比比我和他们的童年。于是我们从“如果时间和家长都允许,你最想做什么”说起。大部分学生说的都是玩手机、玩游戏。极少数同学说看看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听起来觉得特别可怜,尽管他们生活在物质富裕的时代,但他们的生活的确太单调了。
我开始给他们讲我的童年。
小时后,我们的物质生活很匮乏,没吃过甘蔗,但是吃过地里玉米杆;没买过彩笔,但会磨红砖面;没养过宠物,但会逮蝈蝈;没上过舞蹈班,但都会贴墙叭…
再看孩子们,时而瞪大眼睛,时而撇嘴微笑,他们放光的眼神表示了想听老师继续讲下去。
我告诉他们每天放学后,我们几个孩子都会一起去一个同学的家里,这个 同学的家长一定会给我们准备出来他们家吃饭用的四方桌,我们一人一边,开始写作业。作业一写完,风一样的就出去玩了。我们会摔四角、弹玻璃珠、跳房子、抓子儿、跨大步,到了农历每月的十五,月明地儿下我们玩捉迷藏,玩机器灵砍菜刀……玩到满头大汗、精疲力尽,家长不吆喝着吃饭睡觉,我们指定不会自觉回家的。
这还不是最有趣的,最有趣的是偷东西,当然,我们偷得都是能吃的,这好像也没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偷吧。而且,总是感觉偷来的好像总是更好吃。杏子要成熟的时候,我们几个小朋友就约好去偷,一个负责到园子门口,跟看门的大爷玩儿,让他没功夫看园子,三个负责翻墙去偷。也不偷太多,因为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太高的够不着,一般都是偷点低处的,咬一口,龇牙咧嘴,即刻就扔了,又酸又苦。当然,别的果子快成熟的时候,我们也会伙起来去偷的,不过偷回来的味道都不怎么。但,我们乐在其中啊。
农忙的时候,我们就放假。一年有四个大的假期,除了现在孩子孰知的寒假暑假,我们还有麦假和秋假。因为老师也要收庄稼,没人管我们了。并且那时候的我们还是能帮助家长干点活儿的:要么在家里做点简单的饭菜等家长干完活儿回来吃,要么就去地里干点力所能及的小活儿。像我,尤其喜欢去豆地里干活,逮几只蝈蝈,有尾巴的是母的,回来烤烤吃,满肚子的子儿,嚼着咯吱咯吱,满嘴都是香的;没尾巴的是公的,我们就用玉米棵上的天缨杆扎个蝈蝈笼,挂在床头窗户上,听它叫……
此刻的孩子们,嘴巴张的更大了,我知道他们脑袋里想的什么:怎么你们的童年这么有趣?
我知道,我又该继续讲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