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

“学”习近平初心,“扬”十九大精神

2018-05-20  本文已影响6人  皖南医学院

“学”习近平初心,“扬”十九大精神

2013年,新中国迎来了她的64岁生日,我们的党和人民也迎来了一位新的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5年后的今天,党和人民用“全票通过”肯定了这位领导人,5年里他用他的行为跟政策履行着对人民的诺言,各个国际场合中,他器宇轩昂,向世界展现中国风采;十九大上他言辞恳切,向中国人民表达他的决心和初心,而这份初心早在他青年时期就已经在心中生根发芽。

伟大的领导人在我这么大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我带着这个疑问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其中寻找我想要的答案。这部作品体裁新颖,角度独特,通过七年知青岁月的共同经历者,知情者的讲述,再现了习近平在陕北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七年中他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同时也树立了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亦坚定了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一部简单的口述史蕴含着大智慧,是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需要学习的重要典范是我们难能可贵的精神宝藏。

青年是一个人学习的最佳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并没有因为环境而放弃时机。本书中有一单篇叫《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知青岁月生活艰苦,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阻止他读书的理由,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在那个环境荒凉的黄土高原,青年习近平依然痴迷读书,“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时间在他手里得到了最大的利用,知识在他的脑海里滴水成河,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梁家河环境昏暗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窗明几净的课堂,学习早已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份对学习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是所有青年学子应该追求和学习的。

跟现在一些空喊口号的官员不同,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就已经做到了求真务实。15岁那年他放弃良好的条件,主动申请去“上山下乡”,不是作秀,不是标榜自我,而是真正的为陕北人民谋福利,七年时间他真正扎根梁家河,与当地人民同甘共苦,用脚步丈量黄土高原,用汗水浇灌黄土地,一心想让人民的生活得到的提升。而如今习近平成为我国的最高领导人,依然牢记着自己的这份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成为全党为人民工作的指导精神。爱国不只是个口号,每一个青年学子,甚至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用务实的行为为中国的发展尽力,爱国为民是每个人的责任。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就是“五大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五大关”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生活的艰苦,但也是在这份艰苦中青年习近平得到了历练,《孟子·告子下》中说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吃常人所不能吃之苦,必能得常人所不能得之才,放弃养尊处优是一种勇气,艰苦奋斗更是一种坚韧,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中得到了精神的升华,虽然很苦,但是不能否认陕北七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现在的青年生活环境优越,,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思想懈怠的原因,人的一生有风和日丽就会有狂风暴雨,有风平浪静就会有波涛汹涌,有高峰就会有低谷,居安思危,不贪图安逸,不畏惧艰难险阻,直面困境,砥砺前行,用自己的汗水去浇灌未来,用自己的坚韧去披荆斩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有人会说他是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习近平总书记,而我们只是淹没在人海里的普通人,如何能比?是的,习近平总书记伟大,而我们平凡,但是我们同样都是中国人,振兴中华的任务是同样的,学习青年时期的习近平,我们应该知道,困难不是我们止步不前的理由,探索黑暗里的未知才是我们青年学子的追求,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怀揣着爱国为民的情怀,牢记初心,争取成为复兴中国的参与者。

17预防梁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