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新时代余姚“三农”发展定位方向研究
新时代余姚“三农”发展定位方向研究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结合余姚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就今后一个时期余姚“三农”发展的定位方向进行了研究思考。
一、余姚的农业可圈可点,农业短板短腿正在加快补齐;今后的农业,应当是适应市场需求、绿色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
余姚现代农业通过近十多年的加快发展,形成了十大特色农业产业,拥有九个特色名品之乡,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市、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也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015年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跃升至全省第三。但是,农业结构性矛盾仍存在,品种和品质结构优化相对滞后,主要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农业要素制约日益加大,农业劳动力呈现整体性紧缺,土地流转率仅为45%,农业进入高成本时代;农业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技人员近一半的人在编不在岗、近一半的人专业不对口。
因此,新时代推进余姚农业绿色发展,应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瞄准市场需求,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产品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要以需求需要为导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坚持农业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瞄准中高端市场需求,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调优调高调精杨梅、茭白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拓功能、延链条、促销售,构建产加销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
二要以生态生养为遵循,着力形成绿色生活的行为体系。在生产领域,坚持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大力实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和减灾防灾能力提升,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行加工流通绿色循环、营销包装低耗低碳。在消费领域,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抵制奢侈等绿色生活方式。
三要以品质品牌为生命,着力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动植物疫病预警防控和预测预报等体系。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提升战略,加强地域品牌整合,扶持和培育河姆渡茭白、陆埠豆酥糖、梁弄大糕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产品增值潜力。
四要以增效增收为目标,着力拓展融合发展的经营体系。坚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全价值链经营,深度挖掘农业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农业布局,拓展旅游农业内涵,推动粮经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和吃住游购娱“一条龙”。积极发展农家乐、渔农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分享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搭建产销加平台,发展农超、农校等对接模式,鼓励开拓社区直营、直销专柜和高端宅配直销渠道,引导生产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五要以创新创优为动力,着力完善绿色发展的支撑体系。坚持科技兴农,加快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绿色加工贮藏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依托市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探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全产业链、全过程、全要素创新创业活动,培育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新产业新业态,着力形成农业创新创业的新模式新机制。整合网络服务平台资源,建设“互联网+”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二、余姚的农民亦工亦农,农民分工分业正在加快实现;今后的农民,应当是阳光自信、富有活力的职业化精英群体
进入新世纪以来,余姚积极实施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经营管理和创业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向制造业、服务业转移就业。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收入达31019元,提前三年实现“比2010年收入翻番”的目标。目前,农村劳动力结构和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从事一产的劳动力约占全市总劳动力的8%,30余万农村劳动力“洗脚上田”,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来源。但是,农业兼业现象普遍,兼业户比例高达82.8%;规模经营程度较低,土地规模经营率仅为37.7%,小农生产呈现娱乐化、兼业化和托管化;农村为二、三产业源源不断输送各类人才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等。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培育小微企业,促进转移劳动力稳定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坚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一批善于借力惠农政策、善于运用科技、善于捕捉市场商机、善于融合产业,善于带领一方群众创业创新的精英群体。
一是坚持科学界定,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培养和退出制度。按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标准,建立职业农民认证制度,重点将三大类对象纳入培训培育数据库:第一类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负责人和返乡创业人员等;第二类为家庭承包经营劳动者、贫困家庭劳动者和农业经营主体从业劳动者等;第三类为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产品质量监管员、防疫安全协管员、农药经营人员、统防统治人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等。同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坚持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储备农业从业人员队伍。整合教育资源,统筹生源和师资力量,强化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涉农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模式,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加强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内容与模式的创新,采取学费全免、“3+2”全日制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以及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农业技术骨干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社会服务人才,为现代农业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三是积极培育农村众创空间,推进农民创业创新。以农业科技园区、涉农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型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为平台载体,努力为科技特派员、普通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主体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创造条件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等众创空间,培养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术技能的农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四是坚持职业平等,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加快建立健全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或保障制度,采取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转移支付、以奖代补等形式,对持证上岗的新型职业农民所在涉农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各级农合联的企业缴费部分进行全额补贴,增强其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
三、余姚的农村形态丰富,宜居宜业之地正在加快建设;今后的农村,应当是生态宜居、和谐优美的景区化精致社区
近些年来,余姚坚持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全域治理,全民参与,全面推进,一批特色鲜明的个性化美丽村庄日益成为农村居民的幸福家园和城市居民的休闲乐园,是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同时,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市级以上文明村比例达82%、民主法治村达标率97.4%,是全国农村“三资”管理示范县(市)。但是,村庄规划接地气不够,群众基础薄弱,村庄特色难以很好发掘;村庄外延继续扩大,村庄边界日益模糊;空心村整治成本高昂,村内破旧房屋难以推进整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成效明显,但长效保持不易;农村居民主体地位发挥不足等。
因此,新时代余姚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应是“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生活富裕和精神富有的有机统一,城乡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乡土特色人文历史更加彰显、乡村新型业态更加丰富、农民群众生活更加富裕、农村基层治理更加有效,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要推进村庄梳理改造,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修编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市域村庄布局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市域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加强各类规划衔接和建设项目统筹,进一步明确村庄保留、搬迁目录,科学布局村庄建设和群众建房空间。坚持以建带拆、以拆促建、拆建并举,以空心村、空壳村为重点,以“一户多宅”清理和违章建筑为内容,大力实施村庄梳理式改造,拆迁一片、改造一片,拓展村庄发展新空间。
二要深化美丽示范创建,推动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深化巩固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引导、鼓励美丽乡村合格村升级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依托山水、生态、历史、人文等资源,结合特色观光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按照“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要求,加强主题策划,营造特色韵味,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串点成线,打造一批美丽乡村风景线,把盆景变成风景。
三要围绕宜居宜业宜游,打造特色化景区化村庄。坚持美丽村庄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有机结合,注重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科学规划、多方参与、彰显特色,以经营旅游的思路来经营农业农村,以打造景区的标准来规划建设农村,推进“产、村、人融合”“居、业、游共进”景村一体化发展。重点是围绕建设标准,着力打造100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景区化村庄,推动全域旅游进入“村”时代。
四要丰富村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强化经营村庄理念,加快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促进“美丽成果”向“美丽经济”转化。重点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有序推动乡村民宿、养生养老、社区服务、休闲娱乐、农耕体验等新发展,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民宿集聚区和美丽乡村综合体。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引导农民借助互联网实现创业就业。
五要综合整治环境卫生,健全农村长效洁美机制。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健全运维管护体系和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制度创制、收运处置能力提升等行动,深化生活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理机制,推进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成果,完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明确管理标准、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深化美丽村庄和美丽庭院创建,洁净农村环境,整体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健全落实河长制和“清三河”长效管理机制。
六要不断创新服务管理,促进农村社会治理有效。坚持法治、德治、自治和共治“四治”的有机统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着力用制度“笼子”关牢“小微权力”。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和谐乡风。想方设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施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计划。推行“小板凳”群众工作法、“村民说事”等行之有效的服务与管理模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四、余姚的城乡差距尚存,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正加快构建;今后的城乡关系,应当是权利平等、制度一体、要素自由流通的新型城乡关系
进入新世纪,余姚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先后组织实施并完成了“三建五创”“八网进村”等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实现了供水供电、公共交通、商贸流通、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等城乡一体化,卫生医疗点、社区服务中心、“四有”文化村和小康体育村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处于“全面融合”新阶段,2014年位居全省第三。但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实现教育公平任重道远,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水平约为城镇居民的一半,医疗卫生资源仍还不能满足群众对优质便捷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社会养老待遇差别较大;城乡要素交换仍不平等,农村的人力、资金等各种资源要素和利益单向朝城市富集;城乡配套改革仍需深化等。
因此,新时代余姚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上,要紧紧围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强制度设计和改革创新,进一步升级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进一步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平等交换,努力促进城乡的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
一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统筹决策机制。归并整合部门职能,因地制宜地实施“大部门制”,重构政府权力结构和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加速打破城乡二元的分治结构、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工作体系,赋予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确立对公共资源配置、城乡平等制度设计的主导地位,促进政策集成、资金集合、人才集聚、力量集中。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的“三农”工作队伍。健全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把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列为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把“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二是建立健全小城镇差异化发展的政策支撑机制。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产业特色镇和区域重点镇是县域经济的增长点,是优化城乡布局,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连结点,也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基地和服务载体。要把发展小城镇提高到事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成败的战略高度,以小城镇为单元整合农村资源,调整行政区划界限,明确等级序列,优先发展中心镇(卫星城市)、产业特色镇和区域重点镇,给予这些乡镇更高的政治地位,赋予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和要素配置权力,改变权责脱节、利益失衡等问题。
三是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效投入机制。坚持把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问题来抓,着力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建立和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保障机制,真正做到“依法支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整合现行分散在各部门涉农资金,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形成稳定的资金投入来源。把村级组织承担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范围,建立村辖区企业新增财力市镇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转移支付制度,确保村级有一个稳定的财源收入。
四是建立健全城乡综合改革的“一把手”推动机制。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一把手”工程,强化责任担当,着力破解“三农”发展瓶颈制约。进一步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养老等制度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征地制度,全面赋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经营性建设用地完整的用益物权。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体系建设,努力增加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用益物权质(抵)押贷款,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产品体系、市场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深化“三位一体”改革,推进乡镇农合联实体化运作,稳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构建、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农业经营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