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输出读书谈写作

二蛋认知|关于写作,这些技巧你得懂。

2017-10-21  本文已影响31人  二蛋认知

结构思考力

情景

你肯定遇到过以下情景:和你谈话的人让你再说一遍。和你谈话的人说听不懂。和你谈话的人问你:“你想说什么?”

冲突

你表达不清楚,缺乏逻辑,当然,这包括写和说。

问题

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好干活类文章?如何在短时间内说清楚自己的观点?

方法

结构思考力可以提高写作和表达。

什么是结构思考力?它如何来提高我们的思考和表达?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案例。

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假如我是你的下属,一个工作日的早晨,我给你打了个电话。在电话当中我是这样向你汇报工作的:

“领导您好,刘经理来电话说系统出现突发状况,四点钟他无法参加会议了,小张说他晚一定开会也没关系,明天再开也可以,但最好别11点半之前,可是会议室每天已经有人预定了,但星期五还是空着,王总的秘书说,王总明天需要很晚才能从外地出差回来。所以我建议把会议的时间定在星期五的十点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当你听到这样一个汇报以后,作为领导你是什么感受呢?一定是不知道我到底想表达什么,为什么要改到这个时间。

这种表达,在日常工作中非常常见。说了一件事情,结果听的人完全不知所云。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候内,清晰地表达你的观点,甚至能够说服对方来接受你的观点呢?

我就基于这个场景跟大家讨论一下,结构思考力可以如何来帮助大家表达。

论:结论先行

在刚才的那次表达当中,有结果、有原因,结果就是说希望把时间改到周五的十点,然后还说了一系列的详细的原因。你觉得在这次表达当中,应该是先说结果呢?还是先说原因呢?

没错,你可能觉得应该先说结果。为什么?

因为从听的人角度来讲,换句话叫信息接受者,都特别希望在接受信息的时候知道对方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而且希望能够先听到。

这种表达方式,跟我们的日常的表达习惯正好相反。

尤其中国人或者东方人,特别习惯的方式是什么?比如说你一个同学好多年不见面了,他到你所在的城市来出差,说到公司楼下星巴克聊一会儿吧。结果聊了半个小时,前28分钟都在回忆当年的校园生活,最后2分钟临走的时候说这次来主要想借点钱。

这是我们习惯的表达方式,但其实在正式场合下,为了提高效率,往往应该先说总的观点,后说分的理由会更加的有说服力一些、更加清晰、效率更高一些。

证:以上统下

刚才说的那件事情当中,说了那么多的原因,这些原因可不可以分类呢?比如说有的是关于人的原因,有的是关于会议室原因。当你把它分类之后,你表达出来以后会变得更加清晰。

刚才那些原因是可以分类的。

类:归类分组

分完类以后,同一类的原因可不可以被概括?你会发现在日常工作当中,确实有些人的表达分类条理是比较清晰的,但对于听的人来说,为什么信息量还非常大呢?差别在于什么?

只分类了,没有概括。

比如说人的原因你可以概括为什么?王总、刘经理和小张时间都可以,对吧,三个人概括到一起。所以当你概括以后,从信息传递的效率角度来讲,会变得更高一些。

分类以后还可以加以概括。

比:逻辑递进

那么多原因在说的时候,你觉得有没有先后顺序?比如说再说三个人的你可以按照什么说?

刚才我提到叫做王总、刘经理和小张,这是什么顺序?没错,职务顺序。当然不一定按照职务来排,职务是一种重要性顺序。除此之外,还有别的顺序,比如说按照时间、结构等。

当你的表达符合一定的先后顺序、逻辑顺序,那么听的人会更容易的理解和记忆。

基于这四个问题的讨论,我们看一下参考答案是什么。比如说有一种方式可以是这样的:

领导您好,我们可以将今天下午四点的会,改在星期五的10点开吗?因为王总、刘经理和小张都可以参加,而且本周五的会议室还能预定。

刚才这样一种表达会变得非常得简洁明了,如果老板有疑问,你可以再往下,再展开来介绍,下面详细内容是什么。

这样一种表达方式,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呢?没错,就是文章开头讲的结构思考力。那到底什么是结构思考力呢?

它是一种强调先总后分的立体化思维。

你可以想象一下,背后是一张树状图,最上面G叫中心思想,A和B是两个分支,叫做支撑中心思想的理由。那再往下分A1、A2、A3叫做支撑理由的子理由,所以它从上往下不断延伸,从下到上逐级支撑,画出来以后跟一个金字塔的一个树状图一样,所以经常也被称之为叫金字塔结构。

那在刚才的案例当中,就是最上面G中心思想就是今天下午的4点的会议,改在周五10点开,中心思想。理由A参会人员周五都方便,理由B会议室还能预定。同理,A下面还可以再分为三,王总怎么样、刘经理怎么样、小张怎么样,所以它背后是这样一张树状图。

有了这样一张结构图以后你会发现,你可以在任何短的时间内,把一件事说清、说全,只是深入度不同而已。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只有一秒钟或者两秒钟时间,你说什么就可以了?领导今天下午的4点的会改在周五10点开可以吗?只说结论就可以了。

如果有30秒可以说第二层,三分钟可以说第三层。不管有多长时间,你都能把这件事说清。

所以说如果给你30秒钟的时间,你要是说不清楚一件事,那么给你30分钟也未必能说清楚。因为你没有这样的清晰的结构。

这样一种结构化思考的方式,我们在工作当中到底该如何用呢?

基于这个案例讨论,就得出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结构思考力的四个核心原则。你只需要记住四个字就可以:论、证、类、比。

论:结论先行。一次表达只支持一个思想,最好出现在开头。

证:以上统下。任何一个层次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的一个层次思想的概括,所以上边要是概括下边,下边的理由得能够足够支撑上边,才更加有说服力一些。

类:归类分组。每一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个范畴,比如说人的就是说人的,说会议室就是说会议室的,把它分开会更加清晰一些。

比:逻辑递进。每组思想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比如说刚才说人的时候,按照职务的高低来排的,当然你可以按照别的顺序。

它特别核心的作用就是可以帮一个人提高思考和表达的效率,尤其在正式场合下,可以帮你在特别短的时间内,清晰的表达你的观点,并且有效地去说服别人。

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你可能看到这儿觉得比较眼熟。其实很简单,你想象一下,小学老师教你写作文的时候,有几种结构?没错,总分、分总、总分总,其实金字塔结构就是一个总分结构。

希望结构思考力可以帮助你做到思考清晰、表达有力,生活清爽、工作高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