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高手对决
神秀和惠能,犹如两大高手对决。一个出身武学世家,先修儒、道,后精研佛理,再拜入弘忍门下,得其真传,于守心坐禅一法,尤为精通,广闻博见,招数精奇,加以积数十年深厚功力,非同小可;一个是僻野卖柴为生的小子,未读诗书,不识大字,却天纵其才,机缘凑巧,闻得无上武学宝典之《金刚经》,竟自开悟,更已打通任督二脉,内力随劈柴舂米等日常事务流转无碍,日见深厚,离圆满融通之境地仅一步之遥。
只见那神秀使出毕生修为,以精深内力,修无上菩提智慧之身;心如明镜,照见四方魍魉之辈。神秀布起这菩提明镜大阵,守心坐禅,招式繁复,精勤不止,别说一只苍蝇,就连一丝灰尘也休想进去。众人看了,都说,这真是武林绝学,今日真是大开眼界。何时能修得神秀上座这样的境地,幸甚幸甚!
只是想不到暗中竟伏了惠能这样的高手。神秀在明处,招式尽出,已用到老。那惠能在暗中窥得究竟,瞅了个机会跳将出来,也不知用了什么招数,随手一拨,口念“本来无一物”,竟将神秀招式尽数化解,这菩提明镜守心坐禅大阵也随之破去。众人大惊,见惠能一副平实敦厚、质朴无华的模样,想不到武学修为竟如此高深,尽皆嗟呀不已。
那么,神秀究竟败在何处呢?
这还得从《金刚经》说起,更是牵扯到禅宗传承的大事。
翻开禅宗的宗谱,第一代创派祖师为达摩大师。达摩本南天竺人,南北朝的梁武帝时期来到中土,在金陵见到梁武帝。梁武帝笃信佛道,在位期间造塔建寺、布施财物,做了许多兴盛佛教的事。他甚至四次舍身出家,再让群臣用巨额资金赎回,其实是变相的用国家财物布施。梁武帝自诩于佛教有大功德,达摩却以为布施财物不过求得福报,于功德并无裨益。功德须凭自身见性修心而得,不是布施供养所求。两人一言不合,达摩由是一苇渡江,北上至洛阳,在嵩山面壁九年,悟得无上菩提妙道,并以“理入”、“行入”为要义,创出一套禅修心法,成为禅宗开山祖师。后来,慧可大师雪夜拜见达摩,断臂求法,达摩见其志坚,遂收入门下,授以四卷《楞伽经》为心要,并传衣钵,由是成为禅宗二代祖。
当时禅宗初创,达摩以衣钵为信物,嘱慧可逐代相传,得衣钵则为下代掌门。因此这衣钵便成为掌教信物、禅门至宝,历代禅修之人无一不以传得衣钵为至上荣耀。另有四卷《楞伽经》,则为禅宗最精妙的武学心要,禅修之人依此修行,便可觅得至上菩提妙道,成就涅槃境地。
那慧可后来将衣钵与心要传于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到了弘忍手中,已是第五代。这次弘忍令众弟子作偈,便是要选出第六代掌门,传以衣钵。那神秀本是弘忍门下第一高手,武学修为深不可测,却为这衣钵乱了方寸,失了心态,以至于在布那菩提明镜守心坐禅大阵时露了破绽,被惠能一举破去。
话说回来,这与《金刚经》又有何干呢?原来那弘忍是武学上不世出的奇才,深解《楞伽经》之妙义,已臻化境。但《楞伽经》长卷大论,文字简古,义趣幽眇,繁难诘奥,一般人修行大为不易。这也是弘忍之前禅宗未能广播流传、发扬光大的原因之一。弘忍见此,便创出另外一套高深武学,以《金刚经》为心要,广收门徒,教授弟子。《金刚经》短小精妙,神通相应,灵验流传。弘忍的“守心坐禅”之法,配以《金刚经》之心要,遂成禅修之无上法宝。
那神秀带艺投师,虽然博学多才,修为深厚,但对《金刚经》却领悟不够,于弘忍的“守心坐禅”之法仅识其皮毛,因此过于执著于菩提明镜、着相于时时拂拭,犯了武学大忌。须知,《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之结尾,更是不厌其烦,再三告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惠能便是以这几句为心要,口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便径自将神秀的菩提明镜守心坐禅大阵破去。
神秀败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打败了寺内除掌门外的第一高手,这可如何是好?这衣钵难道传给他吗?
【经文】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
正当众人惊奇不已、议论纷纷之际,忽然眼前人影一晃,弘忍蓦地出现在题偈的地方,运起无相神功,抬脚便将惠能的偈语尽数擦去。“也不过如此,还是没有窥得无上菩提之境地,见到清静圆满的真如佛性”,弘忍喝道。众人见祖师亲自出手,判了惠能的不及格,这才心下安定,“这小子写的偈子似是而非,虽然有些玄妙,但想来定是误打误撞,钻了神秀的空子。以他的修为,怎能领悟至上的佛理呢?还是弘忍祖师说得对呀。”
但是,就算弘忍判了惠能不及格,为什么连答卷都要销毁呢?经文中明明白白写道:“恐人损害。”谁会损害?损害谁呢?这佛门清静之地,怎么处处都透着一股怪异?
而亲口判了惠能不及格的弘忍,第二天却偷偷的来到惠能劳作的碓坊。注意,经文中用了“潜”这个字,这可是在武侠小说中常见的字眼啊!弘忍鬼鬼祟祟来干嘛?在探讨这个之前,我们先来熟知一下惠能的工作。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惠能的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破柴,二是舂米。破柴就是劈柴,好理解。舂米,则是指把稻谷的壳去掉,得到里面包裹的米粒。米粒才能煮饭,以供食用。因为稻谷的壳是比较坚硬的,古人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于是就用东西去砸,通过物理碰撞使得壳脱落,然后再用筛子把壳与米粒分开。西汉的时候发明了碓,其实就是一个杠杆,形状像一个大锤子,中间有一个支点。使用的时候把稻谷放在一个石臼中,用脚去踩碓的一头,让另一头落下时砸在石臼,正好去掉稻谷的壳。
碓你可以想像一下,踏碓是一个多么费力气的活,踏碓者经常需要整个人都站到碓的一头,借助自身的体重让另一头翘起,再落下砸向石臼中的谷粒。大概是比较瘦弱吧,为了增加自身的重量,我们这位惠能同志,就在腰间绑了块大石头。这就是经文里的“腰石舂米”。这块坠腰石后来竟也成了遗迹,很多文人骚客纷纷凭吊,赋诗填词,好不萧然。更有高僧刻诗在坠腰石上,以缅先祖。据说,这坠腰石如今还保存在黄梅县博物馆,供人瞻观。
话说那弘忍看到惠能如此卖力的工作,不由感慨万分,但高僧说话一定要有深意的哦,所以他不说你惠能怎么干活这么卖力,而说:“志在佛道的人,就应当像惠能这样为了求得佛法而忘掉身躯啊!”再看看惠能的工作进度,弘忍问道:“米粒都从稻谷壳里掉落出来了没有?”惠能同志很配合:“米粒脱壳很久了,只差用筛子把米粒和稻壳分开。”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米粒,实际上说的却是佛性。我惠能已经悟到了真如佛性,只差老师您的指点和印证了。
怎么办?面对这样的天才,哪个老师会不动心呢?弘忍早就想将惠能收入门下,传其衣钵心法,但是别忘了,这次弘忍老师可是“潜”来的。没关系,俺自有办法。
于是弘忍用禅杖击打了碓三下,然后飘然而去。惠能马上就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半夜三更的时候便悄悄的进入了老师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