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也在这里
春花秋月,夏蝉冬雪。四季更迭,生生不息。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静静站着,一切都很美好。
春蚕忙着吐丝作茧,破蛹化蝶。蜜蜂忙着采蜜授粉,传递春的消息。清风徐来,伴随着阵阵花香,一呼一吸,与天地同俯仰。一切都适逢其时,恰如其分。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遇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这是张爱玲的初见动心,暗涌潜伏。
世事难得是一“巧”字,刚刚好,不早不晚。时间心境已准备就绪,熨帖妥当。如炎炎夏日里的一场偶阵雨,滋润干涸大地。如秉烛夜游时的昙花一现,惊艳暗淡时光。如一见如故的TA,一想起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赶不上末班车的人,不巧衍生出了许多故事,题诗作词,以表悔意,其情动人,流传至今。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千多年过去了,诗人的那份怅然若失仍弥漫于字里行间。
上京赶考的书生,途径桃花林,欲在农舍讨碗水喝。开门的却是妙龄少女,只见那女子远山眉如黛,唇不点而红,顾盼生辉,摇曳多姿。书生一见惊艳,移不开眼光,鼓点乱敲,心动不已。
一面之缘,匆匆过客。名落孙山的崔护打算回乡继续苦读,来年再赴京赶考。而翌年再访桃花林,花开十里,灼灼其华,独不见伊人身影。崔护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
勤学苦读,锲而不舍。功名利禄也许会在远方等着你去逐鹿中原,收入囊中。而转瞬即逝的机会却不会停留原地,踌躇不前,如一棵树,站成永恒的姿态。
杜牧《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花期已过,悄换秋颜。回首一声叹息,天色近黄昏。
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昔年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方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再来迎娶。
十四年后,杜牧始出任湖州刺史。而昔日少女早已过二八妙龄,三年前已嫁做人妇,生有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
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十年之约,女子信守承诺。她知道诗人不过一时兴起,随口说说,真假难辨,不必执着。
十年之期,没有多一年,也没有少一年。给自己一段期限,慢慢走出回忆泥沼,解开心结,释怀淡然。不负对方,亦不负余生。
而诗人概早已娶妻生子,诗酒趁年华。轻诺必寡信,昔年之言权当年少轻狂。若是当真,亦不会时隔十余年方故地重游,如探访老友般随心随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凡事须趁早,一过时,显得一切都是累赘,无关紧要,可有可无。
如枯萎凋谢的牡丹,摇摇欲坠在枝头晃荡,等着风的催促,去化作春泥。不复昔日争妍斗艳,名满京城之盛况。如搁冷了的青菜,卖相尚可,口感欠佳。如融化了的冰淇淋,化作一滩水。
人生何必如初见,但求相处两不厌。道一声好巧,原来你也在这里。雨从远方赶来,只为赴你一面之约,梦中相遇。花在枝头绽放,时光流转,春光明媚,韶华正好。而你亦喜欢有人每天跟你道早晚安,令人心安。
沈从文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于是《边城》、《三三》小说里的女主角,便有了爱人张兆和的特征,相貌秀丽,皮肤略显黝黑,美人外号“黑牡丹”。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作品亦格外动人。
千帆过尽,风景看遍,愿有人陪你看阳春白雪,细水长流。林徽因不做徐志摩眼中的人间四月天,不做金岳霖心中永远的女神,只做梁思成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
三观一致,志趣相投、懂得慈悲、相处舒服比什么都重要。
你讲秦砖汉瓦,他谈木雕刺绣,寻那旧时光的美,原来你也喜欢逛博物馆。
你迷失与水乡古镇,他忘情于山川湖海,原来你也喜欢在旅行中放逐灵魂。
你乐于在大街小巷寻觅各色美食,他善于在街坊风情中了解民生,生活的美,原来藏于点滴小事中。
路转溪桥忽见,原来你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