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家乡新变化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东部,一座不大的城市——乌兰浩特。
也许你不曾听过它的名字,但你如若要去了解内蒙,你便会知道,她是内蒙古成立的地方。作为一名爱旅游的90后,我常和外面的朋友说起我的家乡。若是和老乡一同谈起家乡,那我们谈得最多的便是:家乡的新变化。
家乡的新变化很多,那对我来说,最重要与最敏感的便是文化这一处的变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城市的背景。
1.乌兰牧骑宫
依稀记得高中时候,在我们这座城市,还没有电影院,那时若想看电影,只能等,等待兴安礼堂有人组织播放电影,便买来10元一张的电影票,坐在礼堂角落里观看电影,那礼堂的作用甚广,机关开会,商业宣传等,还有印象深刻的是,我的高中毕业典礼也是在礼堂内举行的。这便是我除了我的高中之外,对这座城的文化记忆。
而现在,说起文化,我便可以好好谈一谈了。
最令我开心的便是乌兰牧骑宫的拔地而起,为何用拔地而起这词,是因为在它未出现之前,想在这城市看一场话剧,音乐剧是不可能的,我有些羡慕当下成长在乌市的小朋友们,他们的成长过程要比我们丰富得多,他们可以受到话剧文化,音乐剧,舞台剧文化的熏陶,越是丰富多彩的成长过程,越可以使孩子的眼界打开,未来的选择便也多了。说到乌兰牧骑宫,便不可不谈它的门票价格,比起电影票来说,剧院门票是更加便宜的,使普通百姓都可以消费得起,这就真的丰富了本地人的文化生活,而一个城市,有了有文化、有素质、有眼界的居民,就不怕没有美好的未来。
2.兴安盟图书馆
一个城市的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在业余闲暇之时为当地居民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读书的场地,那不得不谈的便是兴安盟图书馆。
刚刚毕业之时,曾在深秋时节里老盟图书馆学习过,进入期刊室时复古的桌椅与书架让我觉得似乎穿越回到90年代,静下来读了本关于兴安盟的历史的图书之后找到了在西北角的自习室,看到几位年轻人在安静的学习。听到朋友说新图书馆要建起时,不免有些伤感,因为我这个人是有些恋旧的情节。
冬季老图书馆的冷我倒是没有深切体会过,但听朋友说起,为了考研,她曾带着棉被在老图书馆度过一个冬季,后来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想必她将来不会忘记这寒窗下的苦读。
但在去过新的兴安盟图书馆后,我的伤感完全被喜悦冲走,现代的设计美感和两个人性化的超大自习室为红城人带来了便捷与希望,尤其是对于需要学习备考的青少年。除了建筑设计的美感与现代感,桌椅也是结实、大小适当和舒适的。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我几次遇到过一座难求的状况,如此可见,我们红城人如今有多么爱学习。
3.青年读书会
说到文化,另一个必须要谈的群体,就是青年读书会,名为“喜态读书会”,每周分享一本经典书目,如今已坚持半年有余。每个星期读一本书,每个星期一个领读人,引领大家一起讨论书内的观点与每个人的观点。
读书会不仅充实了大家的读书量,也为红城青年提供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使思想在这里聚焦与沉淀,认知在这里升级。如若光是读书,那收益可能浅些,和爱读书的朋友一同坐下来交流分享,那不仅会引发深入的思考,也便多交些朋友。
红城的变化还有很多,譬如小区内捐赠衣服的捐赠箱就令我觉得欢喜很多,不论是在寒冷冬季或是任何一个季节,都希望每个人有适合干净的衣服可穿。还有那街边路旁具有蒙古特色设计感的公交站和日益多起来的各种文化活动。都令我觉得这座城市愈发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