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蔓延时——芳姨的婚姻

2023-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芥菜籽_2005

文/Esther

1

芳姨决定信zhu,是因为她的婚姻要走不下去了。

芳姨的丈夫有点不务正业,也不顾家,经常与朋友在外面吃喝。对于这些,芳姨都还能忍,直至发现丈夫的婚外情。

芳姨说,刚信zhu的那一年,她与丈夫的关系没有任何改变。当她精神恍惚地跟不信的朋友诉苦时,那位朋友冷静地说:“你信的zhu不好使(管用)。”

其实,那时的芳姨在信仰上还是很热心的:她积极参加jiao会的活动,学着服侍……就在那一年,芳姨的心里积聚了很多苦毒。她故意趁丈夫回家之前,洗一堆衣服,唯独把丈夫的甩出来;她宁可把饭菜做得少而自己吃不饱,也不让其有剩余,为的是使回家晚的丈夫无饭可吃。

芳姨去找一位她认为很聪明的姐妹,想要讨得更多整治丈夫的办法。然而,那次的结果完全出乎芳姨的意料。

芳姨说那位姐妹说了很多,但她只记住了一句话:“无论你丈夫怎么样,你都要做你该做的。”

芳姨回到家,一边掉眼泪一边给丈夫洗衣服。同为基督徒的姐姐气不过,愤愤不平地说:“他都那样了,你还管他干啥?”

芳姨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傻,可她还是忍着委屈洗完了。

那是她信主第一年的深秋。

此后,芳姨与丈夫的关系有所缓和,但是产生实质性的飞跃,是在她与主ye稣建立了真实关系以后。

2

芳姨信zhu的前两年,好似一个属灵的孤儿。光姨把她带去jiao会时,jiao会正矛盾重重。光姨渐渐离开那间教会。由于教会的原因,两人原本很好的邻里关系也有些疏远了。

然而,奇妙的上帝却借着一件事的发生,给芳姨的生命带去祝福,并且使两人的关系得到修复。

芳姨要照顾70多岁的哥哥和40多岁的侄子;哥哥有点木讷,侄子又是脑瘫,所以芳姨要付上更多辛苦。在乡亲们眼中,芳姨是个好人,因为她对哥哥和哥哥脑瘫儿子的爱。

从前年起,一向不让芳姨操心的哥哥整天思念一个已经去世的人,在家里嚷嚷要找她,还到别人家去挨个屋子查看;把其中的一家惹急了,那家有人找到芳姨家说些难听的话。

光姨刚与我提起此事时,我只是说,我们只能为她祷告了,求上帝怜悯她吧。光姨有时在外面碰到那位大爷时,会劝上几句,告诉他不要乱走。

有一天,芳姨对光姨说:“你好像能跟我大哥说上话,我们说话他都不搭理。”

听到光姨复述这话,我马上意识到什么。于是对光姨说:“去服侍她吧,或许这是主的意思。”

在dao告后,我们觉得总要爱邻舍,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她。只不过我们准备很小心地做,因为我们与芳姨不在同一间jiao会。

后来得知,芳姨的jiao会几乎没做什么。倒是有人让芳姨认罪,说是由于犯罪,她哥哥才磨她;也有人告诉芳姨要看好哥哥,路上那么多车,别让车撞了(这只给芳姨带去惧怕);还有人建议芳姨把哥哥送进精神病院……

听到这些后,我们更加确定芳姨需要帮助。

在服侍芳姨的过程中,我发现芳姨有一项很宝贵的特质——顺服。比如,当告诉她要每天坚持祷告、读经时,她去做;当知道要饶恕伤害她的人时,芳姨坦诚有点难,但愿意慢慢放下。

我劝勉芳姨说,魔鬼透过被捆绑之人的异常状态激起家人的怒气,使家人忍耐不下去,从而偷走家庭的和睦、和平;我们一定要在真理中活出主的爱,这样,魔鬼自然没有立足之地了。

其实芳姨一向不与哥哥大声说话,是哥哥确实有点折磨人。比如,他有时会跪在地上央求芳姨带他去找那个已逝之人。当跟他解释那人已经不在时,他说人人都在骗他。

芳姨学会了通过祷告依靠主。无论怎么被激动,她都努力顺服主,止住怒气,勒住舌头;偶尔又犯老毛病时,马上向上帝认罪、悔改;当哥哥要去别人家时,芳姨会找光姨陪着与他一起去……

随着芳姨的改变,她的哥哥也有所好转。或许,上帝的“目标”是她——虽然信zhu有几年,可是信得不明白。上帝爱她,要把她带到正确的信仰道路上来,让她对主ye稣有真正的跟随。

3

当芳姨认真追求信仰,明白真理时,主的恩典更多地临到了她。

曾经的“含泪洗衣”使芳姨的夫妻关系稍微缓和;当芳姨的爱在家中“蔓延”时,她的丈夫像变了一个人。

芳姨后来不但把饭菜做好,还在丈夫回来时端出来,摆放好;又给丈夫打洗脚水;说话方式由抱怨指责变成嘘寒问暖。

渐渐,芳姨的丈夫由经常的晚回家(通常都是醉态)或者不回家,变成了每天按时回家,还很少醉酒;曾经是家里的甩手掌柜,现在时常把家里的需用品买回来;以前想尽办法从芳姨手中要钱出去乱花,现在把工资都花在家里或交给芳姨……

曾经问过芳姨是怎么做到的,她回答得很简单:“我就‘听话’呗。”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心思,给芳姨带来了莫大的祝福。

因为自己蒙福,芳姨总想着把好消息带给别人,使别人也能蒙福。

真正的成圣是即使你每天都感到软弱,仍能毫无怨言的与你的“刺”共处,为人亲切,有耐性,能敞开心怀,乐于爱人,帮助他人。这是心灵的真正医治,是恩典的最大胜利。即使你肉身未获治愈,然而罪身却蒙医治,日渐好转。shen要医治的是我们内在的人格。

——J.I.巴刻

对sheng经的认识绝不会凭直觉获得,只能通过每天规律地、勤奋地、专注地和警醒地阅读而得到。我们抱怨这会让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还没有预备好进入上帝的国。

——莱尔

患难本身并不会使我们成为更圣洁的人。除非我们顺服神、转向他的话语并信靠他的工作,否则患难只会让我们基督徒的生命更加消沉。

——威尔斯比

世界对我们的评价并不重要,但上帝最终对我们的评价却是无比重要。

——约翰·麦克阿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