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都去哪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年夜饭脚步的临近,大部分在外求学、工作的小伙伴们回到了家乡。经历了亲人团聚的喜悦后,开始渐渐有人吐槽:没意思,年味越来越淡了。
那么,年味去哪了呢?
要想找到年味,就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年味。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年味是儿时的回忆,是爸爸忙忙碌碌备年货的身影,是妈妈辛辛苦苦做出的一桌子好菜,是期盼已久的新衣新帽,是与小伙伴在街头巷尾嬉戏打闹。对整个社会来说,年味是贴春联,放鞭炮,舞狮子,是远方的游子回乡,是一家老小的团聚,是飘散在空气中爆竹的硫磺味,祭祖祈福的香火味和家家户户年夜饭的烟火味。
说到底,年味在过去是生活中不常见的美好和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为什么年味淡了呢?
一是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极大满足。原本过年才能吃的好东西现在平日里就能吃到,原本过年才能买的新衣服,现在随时就能买到。原本过年所能给我们带来的物质期望和满足,被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冲淡,过年不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满足愿望的童话。
二是年龄增长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我们在抱怨年味淡了的时候,其实是在追忆儿时的快乐。如果我们认真的审视生活,就会发现淡化的不只是年味,原本那些能轻易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东西,都渐渐失去了魅力。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欲望不能满足,升职加薪,遇见爱情,高分上岸等等。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责任,有压力,渐渐失去了为一块糖而快乐,为一串鞭炮而兴奋的单纯。
三是生活环境的改变让原本的仪式被推翻。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倡导个性和自我,在这个过程中,群体生活的构架逐渐破碎,手机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的同时,拉大了我们与周边人的距离。原本形影不离的儿时伙伴可能此刻正天各一方,原本跟着大人走亲访友的拜年也被微信的问候所替代。我们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甚至尽在咫尺,依然无话可说。
那么,如何找回年味,如何让春节不再是手机一刷一整天,床上一躺一整年,如何让我们的春节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呢?我觉得可以自己制造年味,营造气氛。
首先,放空压力释放自我。既然放假回家,就不要再去想工作上的事,不仅在身体上更在心里上给自己放假。让恼人的业绩考核一边去吧,让凶巴巴的老板一边去吧,让身边那些不对付的人也一边去吧,什么工作绩效,什么年度报表暂且都先别想,轻松一下,并不会影响来年工作的开展。
其次,生活需要仪式感。很多人抱怨贴春联无聊,抱怨剪窗花无聊,甚至抱怨年夜饭无聊,其实问题的本身出在他们自己身上。生活需要一定仪式感,这些仪式不是烦人的俗套,不是枯燥的流程,而是年味的载体,是生活的缩影。我们可以自己写春联,可以动手做个红彤彤的大灯笼,可以帮父母收拾屋子准备年夜饭。甚至可以将儿时的游戏重新拾起,回忆一下往昔的快乐,这些都要比呆坐着无聊有意思得多。自己忙起来,参与进来,才能体会其中的意义。
再次,热爱生活。其实不论春节还是一般的日子,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拥抱,去参与。一个一日三餐顿顿吃外卖的人,无法体会厨房叮叮当当的乐趣,一个整日宅在屋里大门不出的人,无法体会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的情谊。纵使我们平凡而又普通,纵使生活对我们不那么友好,但目光总要向前看,日子总要向前过。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田野,还有亲情,友情,还有那些我们爱和爱我们的人。
因此,其实年味没有淡,慢下来,用心找,它一直都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