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问题,大讨论
最近六年级开始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课本要求我们写上结论,数学老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但是,六年级的这个结论,跟我们刚刚结束的初三练习中写法有点不一样。分式方程和根式方程我们天天练习,结论都是这样规范的: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
正好群里有老师提出这个问题,请教教研员。徐教研员肯定了提问的老师,并进行了解答: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情况下,这两句话是一样的,没有歧义。书本上这么处理没有问题,至于是不是需要跟学生强调必须写“原方程的解是~~~”,请老师们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适当要求。但是这个问题到了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无理方程时,就要重点具体强调。所以,何时强调,请老师们自己把握好。
看出来,是有区别的。但是目前学生的能力,或者知识的拓展,还未有达到区分的境界。所以,暂时忽略,飘过即可。
后来我就忙去了,半小时后回来,群里已经非常热闹。
老师1号说:
可以这么解释:独生子女的情况下,“王大”是“王老汉”的儿子、“王老汉”的儿子是“王大”是一个意思;
放开二胎后:“王大”是“王老汉”的儿子,“王二”是“王老汉”的儿子都没问题,但要回答“王老汉的儿子是谁”必须是“王大、王二”两位。
发言的下面掌声一片,我也觉得有道理。
老师2号说:
相当于: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小红是爸爸的孩子,和爸爸的孩子是小红是一样的。
但是有了二宝以后,小红是爸爸的孩子这句话只能做判定语句,亲子鉴定(检验)的时候可以用,但作为总结性的语句,二宝就要有意见了,只能是:爸爸的孩子是小红和小明,少一个都不行!
紧跟时政,二胎比喻好形象,我笑出了声。
这也就是首先要告诉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还是独生子女时代,不存在双胞胎)。
真的让人情不自禁要说: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
当然也有较真派,老师3号说:
问王老汉的儿子是谁?回答王大是王老汉的儿子是不是不完整?王老汉养的是单胎,这个事实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回答王老汉只有一个儿子,并且王大是王老汉的儿子,这样没有问题。所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如果回答该方程只有一个解,……是原方程的解,也是没有问题。否则,个人认为扣一分。
绕得我脑袋瓜转不过弯,我觉得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目前无需要讲得太细,否则真的会糊涂了。
也有不耻下问的老师4号问:为什么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包括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结果不写小红和小明是原方程的解,而是原方程的解是小红和小明?
挖得有点深,我也很好奇。
很快老师5号回答:个人理解因为还有高次方程,前者的表述无法明确还有没有其他解。
然后大家开始讨论“孩子”问题了:
那就是说只要是他的孩子,全部写进去也可以了?
说的人知道,其他人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其他孩子?
……
问题已经剖析得很透彻,全职妈妈们都可以进来讨论了。
老师6号把大家拉回来:前者是判定语句,后者是陈述语句。所以我们一般拿前面的作为检验的结论,后者作为总结的结论。
大家恍然大悟:现在不是判断…是不是原方程的解,而是应该明确回答:原方程的解是什么。
原来,前者是检验,后者是结论。由此可见,谁是正确格式果然一目了然了。
后面还有很多老师,在谈论自己的心得,果然高手都在数学老师啊,数学老师最严谨了,一分不差。
别看大部分数学老师上课都一本正经,严肃得很,讨论问题的时候,其实真的很可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