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物语哲学馆

克里希那穆提:对成功的欲望,滋生我们对失败的恐惧

2020-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哲学诗画

当身心疲惫时,会不会质疑自己每天忙忙碌碌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目标,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完美处理好和自己相关的任何一件事。于是,我们应不应该追求完美?答案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但在对完美的追求的路上,不要将内心的宁静抛弃掉,不要让本来属于自己的心灵从自己的生命中走出去。因此,我们需要禅修。

——克里希那穆提

读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可以从中发现自我的真理,可以把作者当做一个心灵倾诉的对象,你会悟到自己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一部分,并从中找到真正属于内心世界的自我,然后用心去感悟,去品味,平静的度过自己生命中宝贵的每一天。

——读者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世人对成功的渴望和欲望,正是造成我们对失败恐惧的最大心理动因。

为此他总结了以下这段话:

我们离开学校,许多人便丢下书本,好像觉得学习到此为止;有的人则受到激励,要拓广他们的思想范围,便继续念书,吸收别人说过的话,因而沉迷于知识之中。一旦知识和技术被作为成功与控制的手段而加以崇拜,那么世上便会有无情的竞争、对立、冲突,以及为了食物而永无止息的争斗。

只要成功成了我们的目标,我们便无法免除恐惧,因为成功的欲望滋生了对失败的恐惧。这就是为什么不可教导年轻人崇拜成功、沉迷成功、把成功当做人生唯一的目标。大多数人都寻求某种形式的成功,在事业上或在政治上。我们大家都想爬到顶上,而这种欲望在我们内心及与邻人之间造成了无止境的冲突;它导致竞争、猜忌、仇恨,而最后便是战争。

作者简介——

基督·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是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的第八个孩子,是二十世纪最卓越、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天生具足多样神通。

克里希那穆提已经成为20世纪的一个精神现象。他的生活堪称一场伟大心灵的传奇:自己饱经内心的挣扎,却把精神的纯粹和宁静留给我们。他说:“一旦你追随某一个人,你就停止了对真理的追求。”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自己的光”,就要带着自己的经验教训去接触真理,不借助任何中介,不轻信不盲从,还要去除自己的成见。所以,他既不宣称自己拥有真理,也不宣称自己在传授真理。他这正是沿着苏格拉底的精神(认识自己)继续在心灵求索的道路上往前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