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想法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你还在等待那飘忽不定的灵感吗?

2017-02-03  本文已影响424人  握瑜

很好奇对于爱好写作的人来说,究竟是在多大程度上依赖“灵感”。

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经常说,今天写不出,那就算了,不写了,等有灵感的时候再写吧?或者,如果不是因为需要打卡或者交作业,就会让自己心安理得地休息几天呢?

你还在等待那飘忽不定的灵感吗?

今天晚饭后,从七点到八点,我在电脑前枯坐一个小时,还是不知道写点啥。也可以说,脑子里思绪很多,但一直没能确定把哪一个单独拎出来好好写一写。

这期间,我曾经站起来两次找东西吃。是不是下意识地认为只要嘴巴动起来,脑子也会跟着动起来呢?先不说是不是有这种作用,反正我知道,用午休时间跑步消耗掉的热量已经瞬间被抵消了。突然想到,这个冬天体重反弹好几公斤,肯定跟这个该死的坏习惯有关吧。

这期间,我还曾经打开手机刷了会朋友圈,看了两篇大号刚刚推送的文章。一边读一遍想,人家写得也太好了,怎么就能够写这么好呢?每当看到精彩处都想拍案叫绝,甚至想背下来。不过,最后看完却发现,好像也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这期间,我还曾经躺在床上翻了两页书。我的想法是既然现在写不出来,索性不要强迫自己,看会书也是好的,也许一个小时以后灵感才会出现也说不定。可是,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我也是用同样的理由休笔好几天,书倒是看了两本,但是文章只写了一篇,还和那两本书没什么关系,估计再过几天,也许更加想不起来究竟学到了什么。

后来,我终于一咬牙,一个骨碌又爬起来了。因为我知道,如果一直这么躺下去,等困意上来就更没戏了。

你还在等待那飘忽不定的灵感吗?

不再多想,先把两只手放在键盘上再说。

而且我想好了,以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天晚上这个时候都要做这个动作。

实际上,无论是写了三十多年的村上春树,还是那个写得时间更长的美国作家斯蒂芬·金(他从七八岁就开始投稿),都有在固定的时间段写作的习惯。不过,因为是职业作家,他们选择的是上午。

这两个人还出奇的默契,每天都是要写够十页才行。区别只在于,或许是英文单词比较长的缘故,斯蒂芬·金的十页是两千字,村上春树的十页是四千字。斯蒂芬·金说,即便是在圣诞节或者生日这样的特殊日子,他也会去写,因为,如果不是每天写,他“脑子里的人物就会开始走样”。

当然,他俩的共同之处还有很多。譬如,他俩都是创作生命很长的高产作家,作品的销量都很好。斯蒂芬·金的很多作品被拍成了电影,其中,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肖申克的救赎》,就是其代表作。而村上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多年的热门人选。

村上春树

同时,他们又都不被本国主流文学界认可。村上只是凭借其处女作《且听风吟》拿过一个新人奖,而斯蒂芬·金则被认为是“流行作家”,所以他对粉丝们从不问他“语言的问题”而耿耿于怀。

或许正因如此,他俩还有一个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将自己几十年的写作生涯进行了系统总结,并结集出版,将自己在写作方面的经验、做法,也可以说是秘诀,公之于众。

另外,他俩都对写作的环境要求很简单。斯蒂芬·金说只要有一个“可以关上的门”就行,而村上只要求“书桌上的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想必,薯片、瓜子等零食以及手机之类的东西是不会出现在书桌周围的。

关于灵感的问题,斯蒂芬·金在《写作是什么》一书中说:

你坚持的时间越长,写作对你而言就会越容易,不要等待缪斯从天而降,他是个固执的家伙,不容易受到创作悸动的蛊惑。你的工作就是要保证让缪斯知道,每天九点到中午,或者7点到3点,你都在,他如果真的看到你这么做,我向你保证,他迟早会现身,叼着雪茄,施展魔法。

这里的“缪斯”指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感之神。

斯蒂芬·金

发现了吗,我们很多人都搞错顺序了。

我们总是希望灵感来了再开始写。可是,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即便灵感出现了,我们也未必能够认出它,因为它有可能经过了乔装打扮;我们也未必能够来得及抓住它,因为它总是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做的是不去依赖它。

实际上,没有哪一个大作家是全凭灵感写作的,也没有哪部优秀巨著是靠一个灵感完成的。不然,村上也不会说写作是“彻底的个人体力劳动”。说实在的,我以前一直误以为写作是脑力劳动。

所以,无论灵感来不来,我们只管做自己该做的就好。

每天找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然后心甘情愿的把门关上,把吵吵闹闹的世界抛在门外,打开电脑,把手放在键盘上,开始敲。

我敢打赌,这个世界上,愿意长年累月坚持这么做的人并不多。

所以,敲着敲着,那噼噼啪啪的声音就被掌管灵感的缪斯之神听到了。说不定她会忍不住好奇之心,飞来张望到底是谁在召唤她了,而且,说不定,她还会成为你的好朋友,经常在你在的时间来拜访你。

怎么样,想不想试试这个方法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