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集简书文学社评赛展示区简书佳作集散地

风华郑营

2019-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朋友来吧

        历史之风一直穿过郑营。

        这阵风从六百年前就开始刮起来,吹皱了宝秀海的一汪春水,吹乱了普胜村的几叶风柳。

        这阵古风也吹乱了原驻水边傣族的茅屋草檐,显得无情。

        十四世纪后半叶,天下初定的大明王朝继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波又一波的战争风浪,一直强劲。

        朱元璋为元朝旧臣设定了坟墓。

        元朝梁王余党早失去往日马背上的强悍,他们被沐英、兰玉、傅友德统领的明军铁蹄无情碾压,威风尽失,成为苟延残喘的蝼蚁。他们不甘心失去纸醉金迷,负隅顽抗,但惶惶不可终日的喘息也没能坚持几天,元朝余党旋即灰飞烟灭。

        中国的历史局面由此翻篇,明代替了元。石屏原本还算宁静的局面,也终究被明军的声势震撼,外地口音一时多了起来。

        军政合一的军屯民屯政策,在石屏落地生根,发展异常迅速。“卫所”和“营哨”是明朝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置的两个驻军单位。

        卫所军主要负责驻守,治安,训练新兵和屯田。而营哨军则主要负责机动作战。因此,卫所军成了正兵,而营哨则是机动的兵士。

        宝秀普胜村原本为水边傣族的家园,风光无限好。一个叫郑太武的统营军人于此垦荒屯田。傣族棘人无力抗衡,只得纷纷离开了普胜村,迁往元江及西双版纳一带。

        这个小村落被改名为“郑家营”,村庄的格局开始形成三街九巷的样子。随即,陈、武、李等汉族姓氏也加盟进来,村子人丁渐长,规模大增。

        “郑家营”在岁月的变迁中慢慢变成了“郑营”。

        清末,郑营的陈氏成了名门望族,主人叫陈跃星。陈跃星有五个儿子,皆为石屏人楷模。

        长子陈陶斋,穷功苦读,饱读诗书,进京赶考,病故于北京;

        次子陈鹤亭,年少即聪慧过人,年长考取进士,留学日本,归国后任云南财政司司长、云南锡业公司经理、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总经理;

        三子陈镜如,富滇银行思茅分行经理,与陈鹤亭一道做公益事业;

        四子陈美之,曾在个旧老厂干矿产事业,    任过弥勒县县长,全力整肃社会治安,雷厉风行,受民爱戴;

        五子陈载东,经专矿业,家中放租,普济郑营民众。

        陈氏五兄弟让郑营的历史意义显得非比寻常,他们为后来郑营被称为云南第一名村奠定了厚重的人文基础。

        既为名村,绝离不开村子领头羊的初衷夙愿,还有昔日建筑师的苦心孤诣。

        是大实业家陈鹤亭让中原文化在郑营极完美诠释,让郑营建筑成为云南历史极为罕见的一道人文景观。

        村里的老民宅样式、青砖碧瓦,也无不体现中原文化最具辉映的建筑之光。

        陈氏宗祠、武氏宗祠、郑氏民居、陈氏民居,其风依然如昔,由今人一一尽数品读其中的深意。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郑营保留最完整的清末民初建筑。

        宗祠建于1925年,座南朝北,占地面积2477平方米,土木结构,青瓦三进四合院。

        祠门高大雄伟,牌坊式建筑,砖石结构,三开间,瓦顶、门框皆用砖石拱卷。2007年,陈氏宗祠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宗祠是沉郁低调、严谨而内敛的,敦厚中透出威严,体现做好分内事,无意恣肆张扬之韵意。

        陈氏宗祠不仅仅是容身场所,更多的意义在于能提升自身的修养。整座房子就像它的主人一样内敛和不动声色。

        而这种沉静让人丝毫不敢小视。

        陈氏宗祠各个天井之间曲折回环,高大粗壮的房柱沿着回环的走廊带人一点点进入门户深处,二楼的走廊间常向外伸出宽大的一段,上面有长条木镶榫成的靠背,供人休息和看户外风景。实际上,在如此高墙密房的院子里,我们目之所及,不外乎青墙白瓦和院子上四角的天空。

        整栋建筑所有的门窗均没有太多的花哨镂饰。门是用厚实的原木板制成的,边沿用长线条勾画出简单的流云图案,中间雕刻着高大的宝瓶兰花等图案。窗户全是高框大格,内雕刻简洁的瓶、兰以及万字、寿字图案。所有木制品的雕刻均采用长线条来表现,之后再漆成沉朱色。

        “大巧不工”,简洁明了的雕刻尽显主人内敛沉静、果决自信的风格。细节成就了这座建筑,在整个建筑的木制品均用大线条雕刻的主基调上也不缺乏小细节。在一些窗户的角落或者门顶上,偶尔点缀的精细雕刻品让人叹为观止,石榴、佛手、蝙蝠、喜鹊等等吉祥图案惟妙惟肖。所有的一切,都能让人联想到当年主人的情趣和修养。

        我不曾走过皇恩浩荡的宫殿,但眼前的陈氏宗祠不就是意念中想象的宫殿么?

                          陈氏民居

        和陈氏宗祠相较而言,陈氏民居凸显显赫居家的气势,由陈鹤亭五弟陈载东建盖,陈鹤亭也出了部分钱资。

        陈鹤亭官居要职,却不置家产,他把钱财用于为大众着想:修建小河底铁索桥,方便石屏人的马帮走西头;修建石屏中学和郑营小学,为石屏人倾注桑梓之力;修建个碧石铁路,拉动货物运输……

        陈氏民居占地1240平米,坐南朝北,四进四合院楼房,通面阔20米,进深54.6米,建筑面积1092平方米,全部为走马转角楼样式。

        陈氏民居做工精细,某种程度上还甚于陈氏宗祠。

        两扇大门合拢就是一个双“囍”字,“囍”字的历史含义要从北宋王安石说起:

        王安石20岁进京赶考,在京城的马家营小镇住宿,他住的旅店里有一幅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蹄停。

        王安石把此上联默记于心。考试时,试卷上有一道试题——飞虎旗,旗飞虎,旗转虎藏身。试题要求对出上联。

        王想起旅店的上联,他不假思索,挥毫而就。

        王安石返到旅店,等候考试结果,他把试卷上的对联和旅店的对联对上,越看心越喜欢。德高望重的店员外,极为欣赏王安石的才气,欲选王安石为婿。

        王安石大喜,和店员外小女喜结连理。新婚之时,王安石接到高中状元的快报!

        时间不长,王安石就遇到人生四大喜中的两喜。掩饰不了内心激动的王安石,挥笔写了一对“喜”字。

        据说,这就是双“囍”字的由来。

        陈氏民居大门的“囍”字,暗示陈鹤亭高中举人,从此人生意义大不同。

        始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历时十年始成的陈氏民居,经住了一个世纪的光阴碾压,至今越发显出它的内蕴,它用无声迎送南来北往的客。

        大门北端是已成湿地公园的宝秀赤瑞湖,砖木结构的房屋并无一丝残破,未经彩绘的纯椿树木亦无一点水浸之迹。

        门额上浮雕硕大牡丹花,进石大门一个小天井,照壁挡赤瑞湖的湖风,小天井上五级石台阶,大门头上三层檐枋,雕双凤朝阳,鳌鱼意为独占鳌头。

        雀镂空雕代表年年有余,大门后有二门,二门为双面雕梧桐,起玄关的作用,屏门连接了庭院和天井,挡视线,显内敛。

        屏门偶数,成双成对,极尽雕饰吉祥物件之功,牡丹、寿菊、玉兰,代言房主的清洁高雅;寿山、仙鹤、宝瓶,直抒长寿平安的衷愿;屏门上端,梅兰竹菊喻高洁傲岸,屏门隔肚,文房四宝品茗器具则喻金榜题名。

        松柏脱俗,鹿为瑞兽,鹤为长寿,荷喻和谐,梅花喜鹊,则象征美好吉祥,锦鸡梳羽,前程似锦。

        至于屏门隔肚上的其他雕饰,名目更丰富了,古瓶、玉器、书画、官帽,配上花卉盆景,寓意家族兴旺,子孙昌盛,知书达理,能文能武。

        花枋层叠,灯笼吊柱,美人枋枢,屏门衣窗,檐柱斗拱,足显主人富足的地位,良苦用心。

        最令人叹服的是那对精致无比的吊脚柱图案,名为“莲台流芳中国结镂空灯笼架”,里面是能见到光的,令人怀疑是不是那个年份早有了机器加工,甚而就算是机器加工,恐怕也达不到那种不差毫厘的黏连搭配和气韵。

        一两木渣一两银,众多浙江能工巧匠把精湛技艺搬到石屏,搬到郑营。鸡啄錾的石墙基石,至今已是人工很难企及的工程了。

        整栋陈氏民居,共四十九个布局和谐的房间,气势绝不亚于建水的朱家花园。

        两年前,重庆一名建筑学院的教授带着他的学生来到陈氏民居写生体验之时,他被陈氏民居的气势深深折服,他反反复复地对陈氏民居进行估价,言说陈氏民居现在市值十六亿人民币!

        陈氏民居已不单单是纯然的建筑,它已经是一个建筑艺术瑰宝,这个建筑艺术瑰宝很亲民。

                            郑氏民居

        依然是规整方正的四合院建筑,距离陈氏民居往东大约三百米,郑氏民居掩映在竹林边上,前面被众多的民房遮住,稍不留意,便会从眼前掠过。

        转过“之”字形的石板小巷一百米许,才得以见郑氏民居。

        与陈氏民居相形,郑氏民居有几分率性和自由,里面住着两户人家,各自堆放了柴禾、板头,还有几只篾篮,两边耳房屋檐下悬着几串干玉米棒子。

        几只土色麻雀警惕地望了望四周,各自衔上一颗玉米粒,飞到假山照壁石缝间偷偷享用。

        照理来说,四合院照壁应该是一堵白墙,白墙顶上铺设短促的瓦脊才是。但郑氏民居偏不,从左右两边的侧门顶上就开始设计成假山,一直连接起来,长十余米,反映的就是苏州园林式的假山。

        浑然一体的假山,高低起伏,凸凸凹凹,近距离观之,假山石显瘦,中空,有了活灵的气质,显见得设计者费了好几番周折,才得以完工的。

        天井呈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青砖铺就,年代久远,青砖缝里长出了苦针草,在秋意的时光中,有了衰败的迹象。第二层次是方整的青石铺就的,厚重敦实,严实合缝。

        目光定在正堂屋前的四棵柱子上。柱子另人惊诧:两米高的石柱上才是木柱,结实撑起上面的跑马转角楼。

        中间的两棵对称石柱,各被凿了六条滑顺的圆槽,石柱顶是九圈层次分明的柱帽,柱脚为圆墩状;外侧两棵石柱,讲究的名堂更多了,鹤、莲叶、花瓣,把流转的线条用到极致,沉默的石头在能匠的手中,充满浓烈的活气,也令探视时光深处的眼眸有了醉意。

                            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郑营苍翠欲滴的后山上。不得不说,玉皇阁依旧是郑营的一道奇迹。

        玉皇阁距离郑营有大约一里的路程,这一里的路,一点不是闹着玩的。主要是一个陡字,从山脚开始,一直呈五十度角上去。

        玉皇阁就位山腰处,是郑营人供奉神坛之地。

        不得不赘说玉皇阁的原因,仍然是它的两棵石柱使然。

        两棵石柱长约500厘米,宽高各40厘米,重约1600斤。

        郑营周山是土质山,并无石料,这么长的石柱子从何而来?如何运到这么陡峭的山腰上?这两个问题,就连现在的郑营老人也众说纷纭,没有文字资料,有离奇的传说。

        据传修建玉皇阁时,修建者苦于难寻撑门面的石柱,忽见一条大蛇。蛇并不伤人,向盖房师傅示好,颇有灵性。师傅认为这是财神来了,也不敢伤害蛇。蛇引领建庙师傅一直朝山上走,师傅大着胆子,随蛇入了一个山洞。洞穴深处赫然横着两棵巨石柱。建庙师傅大喜,遂叫人来搬运石柱,终于解决了立庙石柱的难题。

        传说无非是寄托人们的一种理想而已,也说明那时的郑营人敬畏自然生灵,向往富足的美好生活吧。

        巨石柱应该是从临安购来的,遥想当年车路狭窄,郑营人按尺寸需要,让临安匠人加工好石料,再由骡马驮运至坝心异龙湖边,然后上船,然后在石屏城边卸柱(那时的异龙湖很大,水淹到城门),再然后驱赶骡马把石柱拖到郑营。

        只是要把石柱拉到后山就颇费周折了,因山太陡,师傅们铲出一条毛毛路,再用木头筒子垫地。拖动石柱异常艰辛,人和骡马齐上阵,汗流浃背,喊着齐整的号子,一寸一寸挪动石柱子,一天不行就两天,两天不行就三天,直至把石柱寸移到山腰处。

        接下来的活儿就简单了,匠人对石柱的榫卯抠凿不差毫厘,细细碎碎地雕琢,把木头榫头钻进石柱……历经数月,玉皇阁的模样初长成,塑起神佛,彩妆庙宇。郑营人有了自己拜天谢地的去处。

        在玉皇阁上放眼,郑营风轻云淡,历史烟云在此沉积,直抒石屏人的坚韧不拔。

        郑营的老宅外表丝毫不显山露水,门厅都显得极为普通和简单,但深入其间,却能让你沉溺在它们的纵深幽雅中。随便走进一栋老房子,站在独特的朝南面敞开的开放式客厅前,外来者会有找不到北的感觉。

        于是,外来游客深深迷恋上解读郑营况昧,追寻石屏自古以来的创业之路。

                                      2019.11.1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