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随笔(710):黔东南游记——格头苗寨
格头苗寨
继续沿着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前行,这一站我们的目的地是格头苗寨。去格头苗寨必须要翻越雷公山,雷公山是苗岭的主峰,海拔2178米。到了雷公山森林管理处,山路由冲坡变为滑坡,数十米一个急弯,到了山谷,妻已经被转头晕。
正式踏入格头苗寨,仿佛踏入世外桃源,这座隐藏在雷公山的古老苗寨,被群山怀抱,四周森林植十分被茂盛。村头有导览图和村子简介。走了这么多寨子,发现贵州的寨子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迎河而居。
漫步在格头苗寨的石板路上,脚步轻缓,生怕惊扰了这里的宁静。吊脚木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有些在山腰,有些在河畔。木楼的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那是苗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偶尔能看到苗族的老阿妈坐在门口,身着传统的服饰,头戴银饰,满脸慈祥地看着过往的行人,那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对生活的满足与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格头苗寨因秃杉而闻名,这个寨子又被誉为“秃杉之乡”,格头村最著名的古树,是巫密河上风雨桥旁的那株秃杉王。它是格头村的神树和图腾,树高40余米,直径2米,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与妻在这拍照打卡,双手捂抱这株千年神树,愿神树带给我们一年的好兆头。
寨子中间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沿着小路朔源,一千米后,声音突然大起来,一个瀑布展现眼前,山上流下的溪水撞击在石头上,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我蹲下身子,伸手触摸溪水,那清凉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洗净。
寨子里有一个程子艺术家客栈,由中国著名花鸟画家江文湛和雷山县政府共同出资建成。里面有一间书吧,在这闭塞之地,竟然有书看,作为一个爱书人,自然留下很好的印象,老板让我们自己泡茶看书,可惜走时忘记留老板联系方式。
在格头苗寨,时间仿佛变得很慢很慢。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没有车水马龙的街道和高楼大厦,有的只是那一份宁静与祥和,那一份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在这里,我可以静下心来,聆听鸟儿的歌唱,感受微风的抚摸,欣赏云朵的变幻。
离开格头村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它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的影像——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人间烟火?是心灵的泅渡和灵魂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