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
没上大学以前不知道啥叫想家,最多想想在老家的姥姥姥爷,一旦被韩剧或者学习什么的吸引了注意力,也有点忘记了。所以去英国上学以前,觉得想家真到不是个事儿。“我才不会想家呢。”这么单纯地想着。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来了英国以后,似乎生活中的什么都可以和家联系起来。
吃饭的时候,尝到和家相似的味道会很感动;在外面散步的时候,有家的气息会很感动;甚至听到鸟叫也会想起在家里早上起来听到的鸟叫声。
宿舍食堂之前有做过Nut Loaf,好喜欢。是因为里面放了小葱。葱末的味道让我想起了姥姥的饺子肉炒饭。每回包饺子,姥姥都会把包饺子剩下的饺子肉做炒饭吃,就是这样的味道。我其实并不爱吃葱,平时如果汤里有葱都会挑出来,觉得味道冲,不然就像喝药一样把葱灌下去。因为这一点感觉自己很没有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周围的朋友都把葱当做必不可少的做菜调料来着...但唯独这种加了葱末的食物,百吃不厌。可能一来葱末没有办法从馅里挑出来,二来是因为姥姥的饺子肉炒饭。
除了吃,还有天气。
说发达国家是高级农村是对的。在伦敦住着,经常感觉像是回到了老家的县城。
雨过天晴后那种泥土的香味,有点冷但是舒爽的天气,散步中偶然路过的一片荒草地还有时不时的坡路都好像老家那个小县城。路上走着,有时会看见熟人在路上相遇的情景,他们打着招呼聊着天,甚至拥抱对方。小县城小,小时候和姥姥姥爷饭后散步,也总是三步一停五步一聊地碰到各种各样的老爷爷老奶奶。操着乡音,“下回去我家打麻将咧。”“这是你的孙呐?”“咋长得这么高呢”......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除了姥姥家还有自己家。
在大城市郊区住着,假期很悠闲。上午在书房看看书,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午饭后自己在院子里逛一圈,晚饭后和爸妈在院子里逛一圈。夏天晚上凉风吹着,和爸妈聊聊天,一会就过去了。现在也是。今天上午在家复习,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午饭后转一圈,晚饭后转一圈,跟在家里的时候一样。不一样的是,家附近走远一点有一条小河,河边可以租单车来骑。记得以前放假从学校回家,我们三个人沿着河边骑着车,喂蚊子,但是好开心。去年圣诞假回家时附近的广场还有一周开业,这次放暑假回家,估计终于可以不用过着买蛋挞都要坐公交去的日子了。想象着和爸妈散步去买蛋挞吃,然后在小河边散步,看夕阳西下。
姥姥姥爷夏天也要过来了,姐姐也马上就要生宝宝了。回家有好多期待啊,包括对于四世同堂的幻想。能拍四世同堂的全家福,是从初中看了老舍那篇小说就想象着的事,今年终于可以实现了。
等我。还有5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