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flexible 」的重要性

2018-10-26  本文已影响43人  Freya在思考

坚持日更 5/30

工作中打交道的人越多,越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有些人处理事情总是非常「 flexible 」(灵活),果断又高效,不会陷入琐碎的细节。而有些人就显得很死板,总是在一些无关痛痒的的流程上较真,延长问题解决的时效。

比如说,工作中经常有一些合同要发给对方审核后签字盖章。对于文件细节上的错误,有些人会在微信上跟你核对,确认有误后就随手更正了;而有些人却指出错误让你自行修改,改完还得再发一次邮件去给他复核。这种琐碎的流程总是无故拉长了问题解决的时间,也容易引起人的反感。

发现这一现象后,也自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并没有如此死板,但是相对于老练的同事,处理问题还是显得不够灵活,担心过多,也会有一些时候无意识地陷入死板,反应不够快。

我在知乎上搜了这个问题,发现居然已经有人提出了这个疑问,也有不少人跟贴回复,以下是我比较认同的两个观点:

一、很多人处事不够灵活往往来源于环境的压力。

如果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或者领导不能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员工去犯错、去成长,往往会导致员工过于谨小慎微、害怕犯错,创造力缺乏。最终变成传声筒、操作者,很难有所成长。

我们的目标不是变成永远不犯错的机器人,而是要在小步试错中能力有所提升。遇到上诉企业或者领导,应该尽快远离。

二、不会变通的人往往是没有明确目标

死板不会变通的人,大多原则性很强,认死理,不考虑全局,喜欢专牛角尖。

改进方法是,做事之前先以终为始,思考一下这件事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把目光聚焦到结果上,尽最大努力去寻找解决方法,在规则允许的基础上,用任何方法、任何手段去实现都可以。

不仅工作如此,生活中也应该更「 flexible 」一些。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多限制性想法,“应该”、“一定要”、“一定不能”…而要在大原则下,根据环境变化去不断调试自己,随机应变。

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不止一种。重要的是认清目标,根据时间、地点、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考量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如此,便也可以少一些拧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