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体会时间结出的金色果实

2022-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挡电风扇

储蓄,动词,指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它应该是一个人从小就养成的良好习惯。


储蓄:

“我相信大多数人丢了自己工资的10%,都不会伤筋动骨。”

谈到储蓄,感觉铺面而来的就是理财,然后出现各种大师告诉你,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然后大师开始授课,接下来的结局,就变成了你不理财,财不离开你。

我父母这一辈人,都储蓄都有一种执念,他们只相信银行的定期存款,

这么年他们存过了保险,错过了p2p,错过了各种名义的养老理财,

相对于他们身边朋友财富总值的大起大落,我父母的财政一直在慢慢增加。

那么储蓄到底有用吗?尤其在今天这个年代,无数人会跑来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样的投资,买什么样的产品,未来多少年内中国也会变成负利率,你的钱会越来越不值钱,

我认为储蓄这种行为背后代表是一种态度:

你承认时间的力量会有多大?

当我想要超前消费,想要追赶潮流,想要在同龄人中博得面子时,

我哪里会记得储蓄这个词,

就像开头的那句话:

“我相信大多数人丢了自己工资的10%,都不会伤筋动骨。”

当我认真思考当下的一切是不是我真的需要的时候,我会时间拉长,我会用一个未来的视角思考,我有必须买这个东西吗,我有必要用那么多功能吗?

理性回归时,感性就会褪去,

这个时候,商家也好,第三方也好他们刻意营造的销售场域也会随之消失,

我自己在刚毕业的时候,抱怨最多的就是没有一个好爹,不能让我从此躺平享受人生,

然而在社会上待得越久,越发现家族不是一代人的事,不是一个人的事,

是积累,是隐忍,是储蓄····

在这个快时代,所有媒体都在宣扬财富自由的时代,离开了倍速不会看电影的时代,

积累变得尤其重要,

选择>努力,这句话的发生是有场景的,

我有充足的准备,去迎接选择吗?

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我发现,如果我真的穿越回到了高中,我发现自己还是啥也不是,我跟家里人说老家的房子卖了去北京买房,去股市炒股,去赌球,去····

就算我穿越回古代,我不会做香皂,不会做味精,分离不出NA离子,

然后所有的遗憾会变成一句话:如果我可以回到过去一定要好好学习,如饥似渴的学习,珍惜每次的实践的机会,

所以储蓄才是一种态度,

每天拿出30分钟真的很多吗?

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并不是某一刻的快感,而是每一步的积累和克制。

为了强行扭转这篇鸡汤文,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建议:

你每个月可以拿出来工资的10%,就当它丢了,

一个年以后,去旅行、去购买一个心仪的东西、给父母买一点东西···

当然,储蓄它就是一个概念,

这一年的时间,我还可以用这10%去买基金,去实践投资,去参加一个课程····

反正这本来也是丢了的钱,

我实践回来的所有阅历,都是上天送给我的收益。

这就好像飞行员也好、汽车司机也罢,夸耀自己驾驶水平时会 “很客观” 地强调自己的驾龄或者里程数一样,一个人的积累越多,他的理解能力就越强,进而速度就越快,进而更容易积累。

请你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和菜头成年人修炼手册概念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