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做期货“知易行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5089/c2f0e5ed2010ce9b.jpg)
常听说,做期货“知易行难”。但我认为,当“知”的问题解决了,“行”就不是问题。“知”可以理解为盈利模式,有了盈利模式,严格执行,做到“知行合一”,自然就可以做到长期持续盈利。因此,“知易行难”常用常是认识的误区,当你发现“行难”时,其实是“知”的问题没彻底解决。
看不懂的行情,错过了不要踞,做上了也不要得意,看得懂的大机会,没重仓的话需要深刻反思!
首先,大多时候通过对国内一些期货高人(赚过几个亿)的成功故事的了解,有这样的感悟:期货要获得暴利,必须在一两波大行情中不断加仓,在拐点之前陆续减仓。因此,期货投机生涯不是一般的匀速长跑,而是需要有瞬间爆发力的变速跑。
其次,供需决定价格,当商品的供需基本平衡,无论你研究多么精细,都是震荡行情,逼着你或高抛或低吸或高抛低吸,供需严重失衡时,必出大行情,此时你只需抓住供需的大矛盾,重仓持有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必有质的飞跃。因此,在期货生涯里,重点是抓大行情。供需基本平衡的行情,其实是很费研究精力的,结果常事倍功半。
与此同时,期货价格不易预测,但风险收益比还是比较好评估的。无论用基本面或技术面方法。因此,工作的重心宜放在评估风险收益比上,风险收益比越划算,仓位越高。单纯预测价格,会陷入主观臆测,容易忽视了风险,所以必须时刻权衡潜在收益与潜在风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5089/9459fbbea0435489.jpg)
具体来讲。供需决定价格,国内的政策常常影响供需,甚至是供需分析的主要变量,而政策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政策不具有信息优势的投资者建议少玩政策主导的品种,如棉花,白糖。
总的来说,国内期市的套利,无非就两种:跨品种和跨期。跨品种的价差主要由相对供需决定,研究基本面是凑效的,跨期价差由供需和资金面共同决定,有时资金面占很大权重,这类套利需要老练的交易技巧。因此,如果对供需基本面很了解,又不想跟资金博弈,更适合做跨品种套利。
最为重要的是做期货资产管理,随着资金规模增加,收益率往往会下降,因为有些策略已受流动性限制,做不上量。如果要追求较高的收益率,资金规模宜控制在千万级别。个人认为,单单国内期货市场,运作几个亿是比较好玩的,当超过10个亿,头寸配置就会有所顾忌,头寸大了会担心引来对手的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