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观的同异

2021-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冯俊龙

第十七节

曾国藩幕府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与太平军缠斗,其不但要承担募勇、练军、筹晌等重任,而且要随着曾国藩因时、因地、因事增置或裁撤幕府内办事机构的需要,指挥作战、往来联络、培育人才的职责。

曾国藩幕府对晚清政局影响深远,不但帮助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系了清王朝的统治,而且不少幕僚在曾国藩的保荐下出任封疆大吏,导致清政府内汉族势力的崛起,并造成督抚专权局面。并且,曾国藩幕府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起步,为晚清造就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人才。

特别重要的是,出自曾幕的李鸿章,接过了曾政术和治术上的衣钵,出幕后不久很快独挡一面,自成统系、一枝独秀,成为晚清政坛上的灵魂人物。

李鸿章幕府不但经历了与太平军、捻军等的“戎幕”,更在兴办洋务时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洋幕”。

但是,有别于老师曾国藩“为国育士”的胸襟,李鸿章更着眼于人才的“现取现用”,他喜欢用他籍贯所在地的安徽老乡,更喜欢有能力的奇才异士,对循规蹈矩的读书人则不大感兴趣。所以,李幕较之曾幕在“重德”和“重才”上有较大的不同。李鸿章在延揽幕僚方面挖空心思,极尽搜罗之能事,其幕府中汇聚了不少人才。这些人为李鸿章平定内乱、处理善后辛苦操持,效尽犬马之劳。

左宗棠因为“樊燮案”祸而得福,在曾国藩等的大力提携下创建楚军,从而辟建自己的幕府。左宗棠尤为重视幕僚是否“胆大耐劳”。“胆大”是因为军事斗争颇为激烈,一旦入幕极有可能在刀光剑影中度过,“耐劳”则强调幕僚能够鞠躬尽瘁为幕主效劳。左宗棠用人“廉”“干”并重,“心术为本”;注重实效,用人“朝气”。左宗棠素有知人之明,采取“为地择人,因地制宜;量才器使,因人制宜;用人颇缓,锤炼幕僚;乐用‘后进’,不拘一格”的用人方针。幕府中边才迭出,可谓晚清西北塞防、东南海防的人才渊薮。左宗棠一生南征北战,为收复、治理西北各省以及在台湾的建设和防务中建立了不朽之功。

--冯俊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杀伐同异》第一章  从故纸堆里走出来的曾、李、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