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圈⭕

从价值创造到价值分配到财富再分配

2018-01-18  本文已影响178人  叶荺丰章海燕

        我们都知道,劳动创造价值,但是价值分配呢?却并不完全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来分配,相反地,劳动在价值分配中所占的因素和比重是相当小的。

        那么,价值如何分配?在价值分配中占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呢?

        这就是接下来要探讨的重点——实际上决定价值分配最核心的要素是~风险的承受度,其次才是资本和劳动。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企业主】的优势在哪里?相对【打工者】而言,【企业主】投入资本,【打工者】付出劳动。看似只是企业主拿钱买了打工者的劳动,从而获取了其所创造的价值,可是单就这一点似乎很难解释很多白手起家的创一代企业主,他们并没有相对更多的资本,又如何去购买他人的劳动,从而获取其劳动创造的价值呢?同时,还有另外一批人,他们并不创建实业,并不购买他人的劳动,但他们也获取了价值分配,赚到了财富,这又如何解释?

        如果在价值分配的因素里再加入“风险承受度”这个因素,便很容易解释前面提到的创业者和投资者获取价值分配获取财富的案例了,因为投资和创业有异曲同工之处,某种程度上创业也是一种投资,更高参与度的投资。所以,逻辑是一样的,同意遵循价值分配的原则:风险承受度>资本>劳动。

        这也便非常容易地解释了这些年我们所看到的——建国这些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些年,是中国经济空前发展的几十年,形势大好,经商的、下海的、勇于冒险的,无论哪行哪业似乎都赚到了。98年房改以来的20年,无论买在北京上海还是三四线城市,买房投资的都赚到了,胆子越大、冒得风险越多赚得也越多。

        所以基于这样的事实和经验——很多人得出了一个结论:财富是冒险来的。

        财富是冒险来的,不投资就是输,这话正确吗?再回到前面讲到的——财富的分配、价值的分配中各因素的比重次序依次是:风险承受度>资本>劳动,其中最最核心的是风险承受度。

        那么,风险承受度=冒险吗?

        不!确切地说,风险承受度应该包括风险承受意愿和实际承受风险的能力和结果,而冒险仅仅指一种行为,或者说风险承受意愿的行为表现形式。

        过去的这些年,因为人口红利因素及经济政策红利,特别是市场供需因素,几乎任何商品都是供不应求,市场需求大、风险小,所以风险承受度在这个时候表现的就是——有没有风险承受的意愿,只要有这样的意愿并且做出这样的行为,就容易闯关成功,就有机会盆钵满盈,因为失败的概率本来就很低。

        那么,过去等于现在,等于未来吗?

        不变的是价值分配的原则,仍然遵循风险承受度>资本>劳动这样的次序,不同的只是对“风险承受度”的要求变了,不是只有意愿就可以,而是要有真正的抗风险的能力,否则不管是投资还是创业,就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这大概也能解释近几年很多创业者投资者屡屡受挫的事实了。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形势变了,中国经济经历高速发展后进入了三期叠加的时期,所谓三期叠加就是——增长速度的换档期(从快速发展到逐步趋缓)、结构调整阵痛期(供给侧改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根源则是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口红利已于2012年出现拐点,适龄购房人群于2015年开始回落,即便是从2013年放开单独二胎到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出生的孩子对经济的贡献基本都要在20多年以后才会显现了。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更应该去关注被叫做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的东西,所谓的无风险利率就是无风险报酬,接近银行定存利率的那一块才是无风险的。九几年的时候,银行利率10%,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无风险利率是10%,如今呢?基准定存利率1.5%。这大概也便解释了此后我们所看到的一些政策——为什么2015年会出台《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老百姓最信任的银行为什么要向老百姓很是排斥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还是国家强制的?为什么要打破刚性兑付?首先是信托,其次是网贷行业和各路理财产品?为什么要预警防范金融风险?

        投资回报不是数学问题,更多的是经济和政策问题。好的感觉要建立在好的事实之上,好的事实却要法律和契约来保障,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打破刚性兑付就是不保本了,可是你仍然去投,结果没了,你却要找政府出面帮你要,政府不出面就开始骂共产党,不至于吧?财富是自己的,口袋还是要自己捂紧的。前几天看到一个女博士因潜心研究,10年不看朋友圈,后被诈骗85万,虽是感动于她那常人无法企及的专注,却也只能扼腕叹息。

        我们要非常清楚的是——我们正在快速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所谓不确定性是不可知、不可衡量、不可测算发生概率的。未来,小概率大影响的事件将以远超投资者预期的频率上演。新的经济形势下,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不是不能投资,而是要提升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好风险防范。或许在一个充满意外的世界里,最好的投资策略也许不是执意于追求最好的结果,而是如何避开不好的结果,避开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控制那些能控制的因素,承担那些能评估的风险——拿掉投资结果中我们最最害怕的事吧。我们怕什么?又如何拿走这些我们所担忧和害怕的事?敬请关注后续文章,或邀约探讨,因为不是本文重点。

        本文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财富的再分配。

        那么,财富如何再分配?除了上述影响价值分配的三大因素外,影响财富再分配最最主要的方式便是——税制。

        说到中国的税,几乎让所有人咬牙切齿。为什么是所有人?

        没钱的之所以咬牙切齿是因为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几乎只征收——工薪税,也就是劳动者工薪阶层是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承担者,工薪阶层自然咬牙切齿。

        那么有钱人呢?中国有钱人中多数还是靠实体企业起家的,中国的企业税大体在25%(少部分企业除外),而中国企业主如果老老实实从企业分红出来还要再缴20%的个税,几乎是赚100元上缴45元,所以很多人对中国的创业环境是咬牙切齿的,但是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又让人喜爱有加,于是在爱恨交织中举步维艰。也因此,在中国几乎没人会老老实实缴税分得红利,而是——公司即我家,家企资产混同,从而埋下了诸多风险,只是因为大家都这样、身边的人都这样,于是莫名其妙有了一种相互取暖的安全感。难怪有人说“中国最赚钱的方式都写在了刑法里。”还有人说“中国企业主,不在监狱,就在去往监狱的路上。”听着不无心酸,承担了极大风险、并极大程度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造福民众的企业主,为何却是这样的境遇?所以很多人觉得把钱送出境是最好的方式——走为上策,可是冷不丁地,一个叫做CRS的东西来了,资金出去似乎也不是很好的出路?那么,出路在哪里?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肯定还是有的。

        很多人说——统治阶级所有的政策指令都是为了自己,绝不会真正为百姓考虑,荺丰想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阶级即便为了自身利益,一方面也是要顾及百姓民生的,否则真正面临经济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损失最大失去最多的还是统治阶级;另一方面利于统治阶级利益的事应该也不会只有一个方向,正如我们常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我们普通大众,能做的是看明白~统治阶级在做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顺势而为罢了,这也是解读财经的意义,欢迎关注!


喜欢就点赞,也可以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无需嘉赏,关注已是跪舔!

作者荺丰/本名章海燕(微信18057100418),从地产操盘手到财富规划师、幸福使者,立志做一名思想有深度,表达有厚度的传播者分享者,不管是一对一的分享,或是一对多的演讲,还是一次对多次的写作,都是一种传播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