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研,毕业季学长有这些话想说
文/怀左
又是一年的考研末期,最近咨询我考研问题的小伙伴也多了起来,想来这段时间有些人在焦虑,有些人比之前更努力,有些人已经放弃,有些人面对选择难以抉择。
我是16年考上研究生的,文学专业,目前研三,研究生读到现在,我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很多
关于学术与工作方面的思考。今天整理了一些自己想到的点,分享给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
01 考研最后阶段,要发起冲刺
第一点我想写给正在备考的每一个学子,能坚持到现在不容易,但到最后阶段,必须要比前期更努力,要紧牙关,因为现在已经到了该发起冲刺的时候了。
在我当时备考的时候,一些人学到现在已经很疲乏了,前期发力太猛,后期有点手忙脚乱,尤其英语真题已经过了两三遍,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但越到临近终点时,越是最重要最危险的时候,考研像一次长跑,有经验的人前期都在蓄力,在跟跑,选择将力量留在最后。
稍微懈怠,可能前功尽弃;咬牙冲刺,才能收获战果。
15年末的11月,专业课、政治、英语都必须投入全力,当时我的英语单词已经背了好几遍,但每天早上还在坚持背,因为单词是基础,需要背到进考场前。真题我做了三遍,第四遍开始侧重于分析出题人的思路,判断难以辨认的选项。
考研末期,专业课和英语保持平稳状态,然后多挤出点时间在政治上。就我的经验来讲,客观题的好坏可以直接决定最后分数,于是我每天大量刷客观题题,将市面上能买到的题全部做了一遍,犯错的点要记录,反复查看,然后十二月的时候发起对主观题的冲刺。
学到最后,一定要比之前更努力,这将保证你的信心、状态、复习的扎实程度。
02 考研不应该是一种时尚
第二点我想说给准备明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在考研之前可以认真思考一下,不要轻易随大流,也不要误把考研当成时尚。
读研,确实可以让你在某些领域有更系统的知识结构,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进而有机会将来进入高校执教,进入政府或企业的研究机构、研发部门做研究性的工作等等。
但是,在真正需要思考和选择的时候,很多大学生被考研热潮烤焦了;被就业压力吓倒了,误把考研当时尚,或当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以至于很多人在考研结束后都不知道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只觉得当时身边很多同学考了,自己也应该跟着考。时间有限,选择影响出路,对他们来说,如不能审慎地叩问自己考研动力何在,并权衡考研的投入产出,只怕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
读到研三,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实例,面临毕业压力,之前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有些同学慌了,继续做学术,不太感兴趣;准备就业,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学了两年的专业知识,无法转化成生产力,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非常尴尬。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比喻:其实本科生和研究生就像两个不同的瓦窑里烧出来的瓦,后者因多了一道工序而成为少数特殊建筑的专用材料,至于两种瓦的前途谁更远大,谁也没法判定。
考研是一个可能影响你人生的重要选择,所以一定要认真思考一番,未雨绸缪,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03 研究生,只是一个平台
第三点我说的是读研之后的状态,其实无论读大学、读研、或者读博,这些给我提供的更多是一个平台,之后过得怎么样,还得靠我们个人的努力和际遇。
同样学校同样专业,有学习非常认真的,也有整天窝宿舍打游戏的,有不断学新技能持续更新自己的人,也有早早实习为就业做准备的人……
这都是自己在平台之上的选择, 但我个人觉得最无聊的,就是那些考上之后便觉得自己身价倍增、因此不可一世的人。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新环境也是新起点,身边人都一样,你也没多少值得秀的。
现在我回头看过去的两年时,刚入学的场景历历在目,这些天有些同学已经拿到了很好的offer,有些继续挣扎在求职路上,有些在每天上自习准备考博。时间仿佛又到了大学毕业前,又一个分岔路口,又是一大批不同的选择。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去年的这时,隔壁宿舍的学长因为学术上的优异成绩已经被东北大学的哲学院录取,但也有的学长学姐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选择不明确,最后毕业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徘徊于路口,前路不明。
想来,读研能给你一个身份,一些资源,但最后你能走到哪里,还得靠自己去蹦跶。
04 读研的成本是巨大的
第四点,我想算一笔账,关于读研的成本,带大家来一起捋一捋。
首先是时间成本。读研需要2-3年,如果没有顺利毕业,可能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而同样的时间,你的一些比较优秀的同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人脉、资源,在公司占据了一个比较不错的位置。
其次是试错成本。很多人在读研之后才发现自己不喜欢选择的专业,不喜欢学术,原来想象中的状态都是虚假的,而换专业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越长大,试错成本越大,之后的状态,大家可以自己设想一下。
然后是年龄成本(女生应该更重视)。从就业情况来看,研究生比本科生的就业要困难,很多女生研究生毕业时已经25岁左右甚至更大,考虑到结婚和生育,一些用人单位会觉得不划算,在求职者条件不是非常出色的情况下就可能舍女生而取男生,舍研究生而取本科生。最近我亲自跑了很多招聘会,发现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
接着是经济成本。以三年来算,虽然现在有奖学金和补助,但是大多数人两到三年的实际花销是远远多于到手的补助的。再加上时间其实也是金钱,同样状况下很多同学都已经开始赚钱,你的经济成本其实是更大的。
最后是就业成本。学历越高,就业面越窄,你越专业,你能胜任的工作就越少。
【写在最后】
其实考研、就业或者出国等等选择,本质来讲都是一条路,路本身没有对错,关键还在于走路的人。
考研临近,祝所有备考的学子都能心想事成,早日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