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必读常识之姓名、称谓,建议收藏|小书灯家长社区
一、姓的由来
《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姓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祖先的族号或庙号为姓。如尧的族号是唐,尧的一些子孙后代便姓唐;古代帝王死后,在宗庙的牌位上要写上他们的王位,如周朝有文王、武王等,他们的后代就分别姓文、姓武。
2、以国名地名为姓。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魏、韩、赵、秦、蔡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动植物为姓。如牛、马、龙、熊,杨、柳、花等。
4、以官职为姓。古代官职有如司马、司徒、帅、尉等,担当这些职务的人的后代便取这些冠名为姓。
5、以职业技艺命氏。以职业为姓的很多,如管乐器的姓乐,做买卖的姓商,做皮匠生意的姓韦,铸钟的姓钟,还有陶、屠、巫、卜等。
6、以数字为姓。如伍、陆、万等。
名和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不过在我国古代,名和字却不是一回事,名是名,字是字,但这二者之间又有着很多有趣的联系。
字,又称表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现在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
二、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唐伯虎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谥”),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
谥号
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帝王的谥号
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
谥号最初用一个字,后来有两个字的,例如战国时赵武灵王,还有三个字的,例如贞惠文子;后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长句的,如明代朱祁镇的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清代努尔哈赤的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三、庙号
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以世系为庙号,他自己为始皇,接下为二世、三世。汉代以后承袭了这一制度,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但是也有例外。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是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四、年号和改元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是皇权的象征。
最早的年号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的,使用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前122年)首创的,第一个年号为“元狩”,即汉武帝十九年为元狩元年,以后称元狩二年、三年……然后将之前的18年追补了三个纪元年号,分别是建元、元光、元朔,也就是每隔六年换一个年号,把他即位的第一年(前140年)成为建元元年。在此之前的君王只有年数,而无年号。
改元也始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6年),在山西汾阳发现了一只三个脚的宝鼎,众臣认为这是吉祥的宝物,建议汉武帝用来纪年,所以他改元狩为“元鼎”。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一般君王用来纪年的年号都含有吉祥之意,并寄望在位期间能带来丰年和国泰民安,如唐高祖年号武德,表示用武力平定天下;宋太祖年号建隆,希望国家建立后兴隆。
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字。有少数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比如王莽的“始建国”,武则天的“万岁通天”,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据统计数目在数百以上。梁启超的统计是316个,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历史纪年表》的统计是500多个。
五、不同年龄的称谓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可以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各年龄段拥有许多别称,各自有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注:始龀(龀,小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
龆年(龆,儿童换牙)。
垂髫之年(髫:古代指孩子的下垂的头发。)
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是可以自立的年龄,后来成为了三十岁的代称。见于《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稀之年:它源于杜甫的《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之年:给这一年龄段老人祝寿,常送一幅猫戏蝴蝶的画,猫是“耄”的谐音,碟是“耋”的谐音,是恭祝老人长寿的意思。
杖乡之年:年过六十可以在乡邑里拄拐杖。出自《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杖国之年: 到70岁,朝廷就赐杖以示尊敬,士大夫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杖,称之为“杖国”。后来成了70岁官员告老的代名词。
杖朝之年:因为周制允许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撑着拐杖入朝。所以八十岁也称杖朝之年。
长寿雅称
喜寿:指77岁。因为汉字草书中,“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以指77岁。
米寿:指88岁。因为“米”字拆开来,就成为八、十、八三个字,故借此指88岁。
白寿:指99岁。因为“百”字去掉上部分的“一”为“白”字,而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以指99岁。
茶寿:指108岁。因为“茶”字的草字头看似二十,余下者拆成八十八,相加为一百零八,故借此指108岁。
上寿:指90岁以上者。
中寿:指80岁以上者。
下寿:指60岁以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