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的小姑娘们,为何能够激励几代人?
在双节来临之际,饱受争议的《夺冠》经历了改名,删减,重新配音,终于还是能够上映了。之所以要大幅删减,也是过去的集体精神,和现代独立个性之间的冲突,其实女排精神的内核并没有改变,有关部门实在是多虑了。
中国女排在过去的4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白银、黄金、新生三代,几代人虽然所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依然延续着。女排精神不但激励着改革开放以来,砥砺前行的建设者们,还成为新一代年轻人心中的原动力。
里程碑的五连冠
在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经历帝国主义蹂躏之后,急需要提振民族自信心。于是我们把体育作为突破口,并把“三大球”作为重点项目,给予大力的支持与推广。
建国之初,我们十分重视竞技体育成绩,围绕着在国际上获得好成绩为主要目标,通过魔鬼式训练,短期内提高成绩。
1976年开始,我们的竞技体育才慢慢走向正规,通过男排训练女排,袁伟民也成为女排的第一位教练。当时袁伟民刚退役不久,个人技术非常不错,在捷克世锦赛上,他获得“最佳全面运动员奖”,可是男排却无缘八强,为了集体荣耀,他把个人奖杯给砸了。
而影片的整个基调是反集体的,这或许是令某些部门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一直认为电影审查权限很大,其实他们也是协调人,如果影片涉及其他部门,则要修改到所有部门满意为止,所以《夺冠》能上映已经实属不易。
中国女排的崛起,和袁伟民的贡献密不可分,他利用与其他国家体育交流的机会,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训练方法,在此期间,中国女排的获得快速提升。在1979年,首次参加女排亚锦赛上,获得了亚军,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强队。
1981年,是中国女排最辉煌的时期,中国队7战7胜,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也是中国在三大球上,获得的第一冠军。我们在无数黑白影片当中,看到欢欣鼓舞的画面,都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激励一代人的记忆停留在1981年到1986年,因为女排连续获得5连冠。
女排重新崛起
进入80年代末期,老一代女排运动员逐渐退役,中国女排的成绩也开始不断下滑,从兵败汉城,之后世界杯失利,被寄予厚望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更是跌落到第7名的历史最差成绩。之后的10年时间里,女排也再未能称霸亚洲,更不用说站上世界之巅了。
1995年,国家体委决定重振排球,请来了郎平作为国家队主教练,组建了历史上白银一代。在影片当中,有很多片段描述的是这一时期,片中很多人的名字都被隐去了,甚至历史背景都很模糊,作为历史记录影片,无疑说不是一次遗憾。
雅典奥运会那一届运动员被称为“黄金一代”,她们几乎遭受了“炼狱”一般的训练生活,这种疯狂式的训练方式,在影片当中也遭受质疑。现实要比影片更加残酷,据冯坤后来回忆,她们有时候在餐厅就睡着了,回到宿舍,身体的疼痛让她们难以入眠,甚至后来多年的噩梦也是回到那一时期。
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是不可持续的,中国队在雅典奥运会获得冠军之后,成绩却迅速下滑。之后女排更换了多个主教练,在家门口的奥运会上女排止步三强,女排急需改变。
2010年郎平重新执教,她摒弃了过去魔鬼式训练方法,把科学与人性重新融入到女排精神当中,引入了康复师、医生等科学团队,针对每一位运动员的情况,定制个性化的训练方式,并且把国家队队员从12名扩展到24名,让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进来。我们在影片当中看到,巩俐饰演的郎平,鼓励运动员去谈恋爱,这是过去任何教练都不敢说出口的。
2014年,郎平所率领的女排在意大利世锦赛上获得亚军,这是16年来最好的成绩。第二年中国女排再次获得世界赛冠军,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女排再次拿到冠军。
这么多年过去了,女排的打法也在不断变化,在中国女排组建初期,面对前苏联、日本长期称霸和古巴迅速崛起的现实境遇,袁伟民指导敢改敢变,一改中国女排高举高打的“欧洲型”打法和快而不强的“亚洲型”的技战术理念;二变球队定位,确立“博采众长,发扬传统的快速多变,引进欧洲型打法的长处,建立具有高度、攻防兼备的全面型球队”的组队理念和技战术指导思想,让中国女排很快登上世界排坛的高峰。
女排的技战术打法不断在发生变化,而我们的坚韧不屈却一直保留下来,这也是女排精神在跨越40年的时间里,能够一直影响几代人的主要原因。体育的魅力也在于此,电影肯定没有直播现场感强,然而我们通过一系列影片历史的回顾,明白这种精神延续的可贵之处。
过去集体主义精神或许掩盖了这种拼搏精神,郎平给女排带来很多革命性的改变,包括忠于自己,在如此叛逆精神的带领下,女排依然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她们的精彩。
在新时代,我们很难用集体主义精神去鼓励新一代年轻人,但是女排的拼搏精神依然能够在40年后依然获得共鸣,虽然没有当年的热泪盈眶,但是我们把这种精神深深埋在心底,成为我们日后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