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弗兰茨》
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认识了重庆籍旅德女作家海娆。
她并非我想象的那么高傲,相反的,她身材娇小,一脸和善,人畜无害的样子。
认识的第一天,就得到她亲笔签名的赠书,拿回家就束之高阁,直到上周末,我们为她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朗诵、签名售书活动。
照例是来了许多作家、诗人、画家,以及新闻媒体。朗诵会开得很成功,为了这一天,大家辛苦准备了好一阵子。还好,不负众望,效果不错。
昨日,照例想为她写点什么,直到凌晨3点还未眠,写成了,自己却并不满意。想着,这本书还未读呢。
今天,我一定要将它读完。
从早上9点到下午将近7点,终于读完了。
此书讲述两位远嫁德国的女子,在异国他乡偶然相遇,成为朋友,通过她们自身的遭遇,揭示出德国二战给人民带来的伤害。它属于“伤痕文学”,是对这一类题材的最后记忆,内涵颇深。
一、此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对人物的刻画相当成功。
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1、文中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我”对主人公夏一红,由开始的羡慕嫉妒恨,但又顾及面子,到同情帮助,深深地揭示了人性相互攀比,当别人比自己强就羡慕嫉妒,当别人比自己不幸,就生出怜悯之心的本质特点。
2、书中另一女主夏一红,可谓是一个悲情人物。在国内,她本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可是一场九寨沟之游,意外导致丈夫丧身、儿子残疾,自己乳腺癌割掉一个乳房。与弗兰茨网恋后,到海南旅游,儿子又意外失去生命。
本以为嫁到德国,遇到了一个好男人,人到中年,又喜得爱子,一家其乐融融,一切朝着好的方面发展,谁知她又撞见了丈夫与婆婆的秘密,自己又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3、书中的男主人公“弗兰茨”,虽然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却十分令人同情。因为,他本身也是一个二战的间接受害者。他的父亲死于战争,他成为一个遗腹子,二十岁就守寡的母亲,在对丈夫的思念和守望中,渐渐变得不正常,从弗兰茨出生,他俩就相依为命,母子同床五十多年,感情的错综复杂到变态,直接影响了弗兰茨的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最终导致他误杀了亲爱的妻子,一场悲剧由此产生。
二、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故事本是娓娓道来,但情节曲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总有令人意象不到的结局。
三、文中几条线索相互交织
1、“我”与夏一红,从相识——失联——再相遇——相知——永别
2、“我”与大熊,相识——相爱——发现秘密——纠结痛苦——理解和好
3、夏一红与弗兰茨,相识——相爱——发现秘密——痛苦纠结——悲剧发生
最后归结为一个原因:二战后遗症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引起人们关注重视。
总结:从一个外乡人的视角,来看待二战带来的伤害,既是对发起二战者的不人道的控诉,又是警示人们,要正确看待已经发生的悲剧,自我拯救,从悲伤和痛苦中走出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此书不仅文字优美,描景写人引人入胜,内容深刻,发人深思。同时,流露出对不幸者的悲悯同情,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的颂扬,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