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志

《第七天》——悲观之中见积极,绝望深处是泰然。

2018-03-03  本文已影响70人  逸黎
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
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
安息了。

这是《第七天》的题记,以《旧约·创世纪》里的一段话为开头。

上帝安息了,凑巧的是,在中国,也会在人死第七天举行个仪式。

七。

从第一天开始,杨飞就很淡定地接受了自己的死亡。没有一丝对人世的留恋,淡淡给自己净身,回忆起往事。

走进虚空里,这里是死亡的开始。谭家鑫、李青,恍如不经意间,就为后来的无数无数故事埋下伏笔。

我想起来这个作者叫余华。写了《活着》,写了《兄弟》。推荐语里这些:

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

笔力万钧。

原来绝望的尽头是坦然,荒诞的形式是死亡。

第二天里是和李青的爱情故事。

杨飞虽是主人公,却更像旁观者。任由爱情飞来离去,不做纤毫之举。

美人来之,不妄。

没人去之,不留。

不做反抗的样子让人怀疑他从来都是好脾气。

第三天里的亲情故事,更让人觉得杨飞心里从来没有过一丝波澜。

原来住小客厅,听亲生父母姊妹吵作一团的时候,他也是淡淡的。

淡淡地说:我回家了。

余华,叙述愤怒的时候不撕心裂肺,叙述亲情的时候不暖意融融。恰是这淡然的姿态,横扫一切。让爱恨情仇长留心间。

难道不会是,死了,连情绪都抹去了吧。

第四天,死了杨飞终于来到那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人聚居的地方,叫“死无葬身之地”。

确实的,这里没有仇恨,没有哀怨,只是欢乐的情绪得意生存。

张刚和李姓男子的“一双睾丸”事件虽然荒诞,却讽刺得刻骨铭心。

第五天里有小敏,有谭家菜的重新开张。

这里的劳动不再是为了谋生,因为你看,他们只要做做付钱的假动作就可以走人。

劳动成了游戏的一部分。

现实中,我们无以聊慰,且向文学中延伸。

那个被冤枉致死的“他”,说起往事也是淡淡的。也许只有释怀才能快乐吧。

第六天,肖庆带来了鼠妹男友的消息。卖肾,贫穷。让人对爱情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谁知道那些窝点有没有假?文学来源于生活,又不免有夸张。让人觉得,人,还是很坚强的。

即使在肮脏油腻的地下窝点,不一样有人住了几年?

第七天带来了美好的心愿。

杨飞在引导伍超走过去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们的美好向往。

全文咋一看,尽是无穷无尽的无奈,实则能看出点滴积极。

弗洛伊德说人有生本能,也有死本能

死,是一种本能。

于是我们自由自在的幻想:

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悲观厌世的人不一定早死,我们也许想过很多次“不活了”,但没有想过“死”。

相反的,悲观绝望里往往可能有一些更强烈的求生本能,存活在潜意识里,未被调动。

没有人妄加评论,这部书到底讲的是什么?只是觉得好,它戳中了我们心里的某一个点,淡淡的,咸咸的,于潜意识中流淌,怎么也说不清楚。

有些事情是根本说不清楚的。所以才有了文学,所以才有了指桑骂槐,所以才有了旁征博引。我们只是在暗示什么,却谁也不挑明。

荒诞中戳中了心里的某一个点,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