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禁锢思想是对人性最大的剥夺!
《1984》作为一部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淋漓尽致的反映了在高度集中的政党的统治下,人们生活是怎样的水深火热而不自知。曾经我们幻想着乌托邦式的世界,幻想桃花源一般的自在生活,但在这部著作中,却感受到了窒息的压迫感。不得不说,作者可能是夸大了集权的弊端,但是事情没有发生,谁知道会不会更坏呢?
1.没有自由的国度
这是一个完全没有自由而言的国度,人们完全没有自己的私生活,生活中有思想警察的监督,路上有电幕的监视,甚至回家还有家人的审视,只有当你躺在床上闭目的那一刻,你的身体,你的思想才是属于你的。
这个世界道德,法律,人情,甚至是基本的人的本能都在丧失,孩子被培养成监督父母的探子,他们以看绞刑为荣,以举报行为有异者为乐。
偷天换日的工作每天都在进行着,报纸可以改,历史可以改,科学可以改,身份可以造,除了党是对的这一永恒的存在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存在。
可以更改的历史还叫历史吗?报纸出了错还可以重新印刷,历史可以改了又改,改了历史,那些曾经发生的事情就烟消云散了吗?真是可笑!就像皇帝的新装,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然而却没有人说不!如果有一天统治者说一加一不再等于二,那么就会有一大堆的人跟着附和,书本和报纸会立刻更新,曾经一加一等于二的世界消失殆尽。
2.捏造的历史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也是可以捏造的,如果那个人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党可以制造出从来没有这个人出现过的证据,一切有关这个人存在的证据都会消失不见,而人们也会跟着失忆,仿佛这个世界从来就没存在过,这个过程叫做被“蒸发”。
不可思议吗?是的,不可思议。在我读到这些的时候,我感觉到了压抑,仿佛我就生活在那个世界,努力的想要挣脱开那些束缚,当我终于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多么自由的现在,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
我为生活在那个世界的人感到痛心,但最为可悲的是,人们以此为乐,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3.零碎的记忆
文中的男主角(温斯顿),我们姑且称之为男主角吧,因为好像只有他一个人对党的统治产生了质疑,但是他找不到组织,好像那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是清醒的。但是如果一个世界里的所有人都质疑你,那么你不得不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记忆出了差错。
就像曾经看的韩剧《仁显王后的男人》,当男主消失在女主的生活中的时候,所有与之有关的记忆都消失掉,除了女主自己的记忆。当她和别人谈到男主,别人以为是她在做梦,她不得不想去看心理医生,但是她清楚的知道,那个人的确存在过。
温斯顿不知道曾经是个什么样子,党宣称资本主义统治时期的生活是如何如何的腐败残酷,但是他觉得似乎哪里不太对。他不相信书本上的那些文字,但是童年的记忆如此模糊,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新的,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记忆出现了错误。
为了防止以后记忆出现差错,他只能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一些零星的记忆碎片,或者刚刚发生的事情,当然写日记也必须小心翼翼,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蒸发。而最为可怕的是,如果过去的经验和外在的世界之存在于他的观念中,而观念可受控制,那该怎么办?!
4.自由诚可贵
直到遇到了和他来自同一个世界的女主(朱丽亚),他们秘密约会,各种法子都用过,只要两人能说上几句话,就已经很是满足。但和他不同的是,朱丽亚虽然厌恶那种生活,清楚的知道事实的真相,却从不会想要反抗,只要自己安全就已经足够。
朱丽亚虽清楚的知道一切,但她从未想过打破这一切,在安全度的范围内,尽量保持自己的“独立”,和那些被彻底控制的人来说,她是幸运的,但她同时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对抗整个社会,整个国家。
秘密的约会迟早有一天会败露,虽然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但却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他们的结局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蒸发!那个世界从来没有过这两个人,也从没有人记得,认识他们。
看到连他们也被蒸发之后,仿佛最后的一点自由的希望也破灭了,因而阅读的过程中有些小小的压抑和不甘心,多想去唤醒那些麻木沉睡的人们,然而我清楚的知道,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他们早已习惯,早已接受这一切,没有了自己的主见,这是多么可怕的社会!
如果你生活在那样的一种社会里,会是怎样的心情?是屈服?还是反抗?无论在怎样的社会里,自由是最为重要的,你可以控制一个人的行为,但你无法控制他的思想,思想无穷尽,生命无止境。而一旦思想被控制,那么只能沦为被人的傀儡。
禁锢思想是对人性最大的剥夺,当一个人连自由甚至是自由的意识都没有的时候,无法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境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它需要很大的勇气,特别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够保持思想的自由是多么可贵而不容易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