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是美好的》读后感
[英国] E.F.舒马赫 著
初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好浪漫,根本不会把这本书和经济学挂钩。拿到手才发现,这是一本五十年前的英国作家,舒马赫写的一本关于经济学的书籍,虽然和我的预期不一样,但随着深入的阅读,也有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生产问题解决了吗?作者观点很明确,他认为我们的生产问题没有解决,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自然的承受能力和人类本质。
生产依靠的是自然并非人力与科技,自然承担着原材料的供给,但自然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
舒马赫提出了若干见解,针锋相对传统经济学。例如对于土地,煤,石油等这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传统经济学中几乎都假定这些资源作为资本无限供应,而舒马赫则认为这资源应该作为成本计入经济计量中。
而对于工业社会之“大”价值观,舒马赫认为以人为最大资源的理想社会应该以“小”为价值观。小国家、小地区、小企业,不做大规模生产,只做本地资源的生产——大众生产,而非大量生产。
作者的价值观很明确,人类经济活动的核心应该是人类的发展而不是,工作不仅是为了创造商品,也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技术,审美,道德品格,而现在这种大规模,精细分工的现代生产模式让人沦为了生产线上微不足道的螺丝钉,大大降低了人的尊严,抑制了人的发展。
生产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人们却毫无所知,
为什么教育是最重要的资源?
当我们理解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才能没有隔阂,就会有参与感,如果我们没有理解,我们就会不知道,一对毫无意义的现象,任何事情也无法引起我们的兴趣。
斯诺勋爵谈论了“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并且表达了他的担忧:“整个西方社会的智力生活正在日益分裂成两个极群一一边是文学领域的知识分子……另一边是科学家。”他谴责这两个群体之间“相互不理解的鸿沟”,希望将其弥合。
教育首先要传达价值观,即如何对待我们的生活,也要传达专业科学的知识,价值观不仅仅是片面的教条,而是要让我们去理解进而观察,解释思考和感知这个世界。
我们的时代是科学时代,但价值观的培养还得求助人文学。所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科学和文学的鸿沟越来越小。
尽管舒马赫推崇佛教经济和甘地的理想世界在现代社会无法实现,但是也是表达了对理想的寄托和美好愿望。在生产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土地的合理利用,佛教规劝人们用最低的消费达到最高的幸福。甘地认为,世界给予我们的物质财富已经满足人们的任何需求,但却无法每个人的贪欲。
虽然此书已经过了五十多年,在当今仍然有很多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句小的是美好的,和人们日益的贪欲形成巨大的反差,贪婪的人们争夺得你死我活,诱发了战争、暴力和罪恶。
这本《小的是美好的》值得一看。大的东西都是那么的有诱惑力,大的公司,大的,大的房子,大的学校,大的富丽堂皇,大的眼花缭乱,大的渐迷人眼。
当我们今日再次阅读此书时,不由得敬佩作者在1973年提出的先进的经济思想,在所有的经济书籍上,都在教大家如何赚取更多的财富的时候,舒马赫却看透了本质,好的经济学是在于如何去幸福的生活,而非仅仅只是创造更多的财富。我们在获得幸福的生活的道路上,摄取有度,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
“然而,我们对科学家及技术人员真正的要求是什么?答案应该是,我们需要的方法和设备是:够便宜,每人都能确实掌握; 适合于小规模的运用;能与人类对创意的需求相吻合。 这三个特性都基于非暴力,且能保证人类与自然的一种持续性关系。如果三者有一个被忽略,事情就会走错方向
作者对于技术层面来说认为小的模式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特点是:规模小、投资少,因地制宜,引进的技术易于推广,尽量利用可再生资源,与地区生态平衡发展。
小的是美好的是一个理想状态,是作者发出的内心里的声音,大概这不是一本经济学说,更像是一本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倡导小而美的书籍
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在追求大的方向,执着于大的考量,忽略小的精致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