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半生飘泊,不碍初心
工作的关系,偶然的机会与一位已经86岁高龄的越南老华侨廖桂林先生认识。下面将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更好的还原这位老人身上精彩的故事:
我是在越南海防市出生、长大的孩子,祖籍是广西北海的合浦县,父辈很早就来到越南定居。长大后我就到以前的西贡市,也就是现在的胡志明市安定了下来。随着1955年越南战争正式开始,我还一度在美军的后勤部队工作了4年时间。
1996年廖桂林先生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75年,这是我命运改变的一年。这年我已经44岁了,也正是在越战结束的这一年,越南北方开始了大规模的排华运动,北方的华侨大批的返回了祖国的南方,从广西北海等地方一路延边而上,政府也为他们建立了华侨农场,让他们得以在当地安居。而南方地区的华侨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越南统一前我们属于战败的一方,所有财产都要被新政府收缴。在被收缴财产之前,我决定变卖所有一切值钱的家当,离开越南,至于房子和船这些卖不了也带不走的就只能放弃。
我带上妻子和十多岁的幼子,登上仅仅两辆巴士那么长,容纳两百人的小船,举家前往马来西亚。当时的天气并不好,海面很不平静,据说和我们一起离开越南的华裔里,有大概八万人最终葬身大海。外国的媒体事后报道了这件事,说我们是“向着怒海进发,退无可退”。
到了马来之后,我们又坐上大船抵达了香港,停留了几日便飞去美国开始新的生活。和很多越南逃难的华裔一样,我们钱也不多,能做的工作极为有限,只能选择去餐馆做服务生、洗盘子什么的。所幸我还掌握一些日常的英语,不至于无法交流。
廖桂林先生出席北海-奥克兰友好城市签约仪式当然,旧金山也有很多华人,这里通行的语言是粤语,说到这个,我又得感谢我的夫人,她祖籍是潮州人,还能说一些粤语,于是我们决定在这里扎根定下来。
开始的日子当然是很艰苦的,找房子、找工作,还要为小孩子找到合适的学校上学。我思前想后,决定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开一家法餐和越菜共营的餐馆。
几年之后,我们的生意做得大了一些,有人建议我们到隔壁的奥克兰市去,那里气候更好,房子也便宜些。于是我们把餐馆开到了奥克兰,一直住在了那里。
到了退休的年纪,我决定把餐馆的经营交给下一代,我则是踏上了回国寻根的路。值得高兴的是,我的这趟返乡之旅也促成了北海和奥克兰市之间的交流,最后双方签字确认结为了友好城市。
廖桂林先生近照今年是2017年,过去的二十年,我来回中国和美国之间几十次,能为祖国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是我的荣幸。这一次受邀回到广西参加世界广西同乡大会,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华侨团结起来,共同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展的很快,作为华侨我也很高兴看到祖国一天比一天更强大,是值得全世界华人为之自豪的事。希望今后这样的华侨交流活动越办越多,越办越好,把华侨的力量发挥出来,更好建设我们共同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