苠苠每日推文读书想法

豁达对待生死 让每一天都有质量

2021-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牧天狼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每个人都坐在时间的列车上,有了起点,不知道哪一站是终点。

        虽然现在平均寿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长了一些,但是代价不可忽视:病痛并没有随之减少,养老的花费逐渐增多。

        慢下来,失去活力和弹性,自我修复能力陷入稳定而必然的衰退,是所有物种不可避免的,人类也无法幸免于难。

        衰退的最终结局便是死亡,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会面临死神的召唤,和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告别,再也没有交集。

        死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往往羞于谈论死亡,并常常通过各种努力来避免死亡的到来。

        最典型的例子是癌症患者,化疗大概率的杀死了癌细胞,但是也响应的伤害了一部分正常细胞,让生的体验变坏,让生命的最后时刻变得痛苦。 

        与大部分人不同,北京101中学教师,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赵宝煦的夫人陈司寇选择在96岁高龄绝食而死。

        她对待死亡的态度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我自己平时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读书看报看电视散步做家务,保持着自己不紧不慢的节奏。

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走”。我没有任何遗憾。

现在只求活一天就要生活得有质量,即便明天就走,今天也要活得有质量。

        生的质量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只要每天都是高质量的活着,就足够了。

        仔细思考一下也是如此,生死有命,许多事情自己不能决定,不如把握能够决定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的有质量。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锻炼身体,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匆匆忙忙。这也许就是老年最好的状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