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赏析简书原创谈古论今手机读书写作干货

【传习录读书札记108】不可割裂良知的体和用

2022-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第162条(《答陆原静书》之十三)原文:

来书云:“佛氏又有‘常提念头’之说,其犹孟子所谓‘必有事’,夫子所谓‘致良知’之说乎?其即‘常惺惺’,常记得,常知得,常存得者乎?于此念头提在之时,而事至物来,应之必有其道。但恐此念头提起时少,放下时多,则功夫间断耳。且念头放失,多因私欲客气之动而始,忽然惊醒而后提。其放而未提之间,心之昏杂多不自觉。今欲日精日明,常提不放,以何道乎?只此常提不放即全功乎?抑于常提不放之中,更宜加省克之功乎?虽曰常提不放,而不加戒惧克治之功,恐私欲不去。若加戒惧克治之功焉,又为‘思善’之事,而于本来面目又未达一间也。如之何则可?”

戒惧克治即是“常提不放”之功,即是“必有事焉”,岂有两事邪?此节所问,前一段已自说得分晓,末后却是自生迷惑,说得支离,及有“本来面目未达一间”之疑,都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病。去此病自无此疑矣。

佛教讲念头,是指念起之时,头即是开始的意思,常提念头,是内观的法门,就是时时关照一念起时,缘何而起?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家的“常惺惺”,即头脑始终保持清醒,与常提念头一个意思。

《孟子·公孙丑上》:“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必有事”就是王阳明的良知,其本体即是天理,它必然会发生作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顺应它,不要试图去修正它,“正”的表现之一就是孟子后面说的揠苗助长。不要置之不理,不去顺着存养它,也不要急于求成,横加干预。

客气,外来之气,与内心的浩然之气相对而言。

陆澄问,佛家的“常提念头”、“常惺惺”、孟子的“必有事而勿忘”、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一回事吗?人如果一直处于常提的状态,自然内心澄明,物来便应,一切私欲无法附着。但是只怕提起的时候少,放下的时候反而多,这样致良知的功夫就间断了,就做不到致诚无息。念头放下的时候,大多由于私欲侵伐所致,猛然惊醒,再把念头提起来,这一放一提之间,良知就缺位了,内心是昏聩而不自觉的。陆澄接着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常提不放,常提不放是不是就是功夫的全部,还是需要加上“戒慎恐惧”的功夫,但是加上“戒慎恐惧”的功夫,又会出现“思善”的问题,无思善恶才是良知的本来面目。

传习录连续几条,陆澄提的问题都差不多,陆澄之所以反复陷入这种困惑之中,是因为他执着于功夫的缘故,就是从外在下功夫,而不是在心上做文章,心之体用本来就是一体,提起就是去私欲,怎么可以把提起和去私欲分作两件事呢?体用一旦被割裂开来,那么陆澄就得把自己当成像一只24小时不闭眼的猫头鹰了。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说明陆澄私欲未去,这个私欲就是求圣,他的治学还带有比较强的功利性,而他自认为是积极向上。不明白这一点,那么陆澄的知识越广博,他的疑惑反而会更多,他学到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不能融会贯通,用一根绳子把它们都串在一起。

所以,王阳明告诉他,戒惧克治、常提不放、必有事焉,都是一回事。这些问题以前都讲过了,所以有“致诚无息”方面的担忧,还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的毛病引起的,去掉这个毛病,陆澄的这些疑惑也就一扫而空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