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道想法简友广场

上帝视角(一)——"早知道就..."

2021-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Svapna

前面说过,要解释天人问题的问题是首要解释的,因此本文开始将会开始解释,也就是上帝视角的问题。

为了解释上帝视角,打算借鉴康德哲学的一种思维结构,康德在先验辩证论中讨论形而上学的问题时,提出了三个先验理念:灵魂,宇宙,上帝。因此我把三个先验理念用到解释上帝视角,那么就会产生三个角度:
1.灵魂-人是过去的上帝
2.宇宙-人是客观的上帝
3.上帝-人是内心世界的上帝。

本文先说灵魂部分,人是过去的上帝,也就是"早知道就.."的思维结构模式。

下面先介绍五个包子的故事:

一个人饿坏了,他连续吃了四个包子,可是还没饱,最后又吃了第五个,终于饱了。于是他就一直想,早知道吃第五个包子就饱了,何必去吃前面四个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是过去的上帝,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总是容易陷入一种"早知道就.."马后炮状态中:

过去相对于当前来说,一切都是可知的,确定的。当前的我们,相对于过去来说,就是上帝,我们观察过去,就像上帝观察这个世界一样,有很多如愿,也有很多不如愿。回忆过去,是人对上帝视角最直观的一种感受

但人的思维,有一种危险,容易把自我视角上帝视角混淆,从而"把自我当成上帝"去看世界。为了方便,暂且把这种现象叫上帝错觉

上帝错觉

上帝错觉其实是告诉我们,弯路其实并非是贬义的一个词,很多时候弯路是一种正确的弯路或者是必不可少的弯路。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某个人如果不走弯路,可能会更快成功,或者更有成就。但其实如果这个人不走这些弯路,另一种可能是可能连今天的成就也是没有的。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有非常乱的生活史和吸毒史,这些不良历史,似乎是他政治生涯上的一种阻碍,如果没有这段历史,直觉上,他是否会更早,更有成就呢?但实际上,如果没有没有那段不良历史,奥巴马也许就不能从底层上理解黑人的艰难生活,勇敢接受自己是黑人的事实,并努力去改变,最后成为了美国首任黑人总统。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是过去的上帝,但人容易因为上帝错觉而去否定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并称如果自己怎样或者不怎样就不会这样。但实际上如果从自我视觉去看待,每个人所走的弯路,其实可能都是必不可少的正确的弯路。实际上人类也一直走这种必不可少的弯路,在不断的试错中发展,人类都尚且如此何况是个人。摆脱上帝错觉,回归自我视觉,包容和接受自己走过的弯路,并且勇敢地走这些未走完的必不可少的正确的弯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