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那个一直被误解的民国女神果真如世人所说那般么?
一代才女林徽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初识徽因还是因高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何曾想到竟对她心生兴趣,刚开始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是被她的爱情罗曼史所吸引并好奇(或许是因为女生都爱八卦、在她身上看到了几乎女生都想拥有的那份美好吧)。
她的爱情故事经常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她和诗人徐志摩在雨雾之都伦敦发生的那场空前绝后的康桥之恋;哲学家金岳霖选择默默守护其终身不娶;建筑学家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
但通过拜读了她的相关作品后被她的才情和学识所折服,可以说是美貌集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无论是她的情感还是生活经历都为她增添了传奇色彩。想起诗人吴桂君曾说过:“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个人认为这句话很适合形容林徽因。
作为一个不仅在文学上涉及广泛,而且建筑上还造诣颇高的巾帼才俊,但她的爱情故事却远比她的才华更引人瞩目,自然而然她的成就就被世人置若罔闻了。
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却是居然有各种人抹黑她、骂她、说她是绿茶……请恕我不敢苟同。
这类抹黑之人大多数是因为梁思成第二位夫人林洙所写的《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及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类作品(在这想提示下大家最好去了解下林洙这个人,就能知道她的那本书是否属实,是否掺杂个人情感。建议大家若想很客观的认识某个名人最好去多读对方的人物传记和作品会更好)。
都说诗人徐志摩为她抛妻弃子、哲学家金岳霖为她终生不娶。曾经一度我也这样以为,殊不知与史实并不相符。
事实上那只是徐志摩的一意孤行,徽因拒绝了他的追求,并没有嫁给有妇之夫。也未曾想要伤害张幼仪,更多的是同情她。
至始至终对妻子绝情的都只是他徐志摩罢了,难道罪魁祸首不应该是徐志摩么?
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得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金岳霖一生也并非只爱她一人,在早年留学时有过美国女友秦丽莲,在1925年回国时女友也随之一块回国,这在当时也是众人皆知的事。
但他的确是爱并守护了徽因一生,在徽因的悼唁仪式上,他和邓以蛰联名为她写了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足以可见对其用情之深。
诚然,徽因爱过她生命中的三个男子,这也是被人说渣女,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民国时代也是遭到众人非议。
但,她的爱是理智的,在面对爱情时她只是短暂的停留,理智让她义无反顾地转身离去。
面对自己真实感情时毫不掩饰,对梁思成坦白说出了自己喜欢两个人的苦恼,梁思成经一夜辗转反侧后给了徽因答复,选择尊重她的选择。金岳霖知道后甘愿退出,选择以好友自居身边,这个故事也是流传甚广成了段佳话。
以上能做到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但她林徽因就做到了。
我们也许看不惯她的某些做法,但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相处方式,人家当事人都没说什么,那我们这些局外人又怎能妄加评判呢?
难道就凭某些人写的相关作品吗,然后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他们身上,这未免过于不妥吧。
徽因生活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即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面饱受病痛的折磨。
但为了中国文物和古建筑的研究保护却选择与丈夫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选择一路跋山涉水、栉风沐雨。
她坚持笔耕不辍、夜以继日的忘我专研学术,将她对建筑的热情一直延续到生命最后一刻,只为挽救中华民族之瑰宝,这是很值得世人钦佩的。
这也为日后二人编撰《中国建筑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
张清平在《林徽因传》用了个很贴切的比喻来形容: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严格来讲徽因还是梁思成的启蒙老师呢,毕竟初识徽因时连建筑学是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夫妇俩对中国的建筑和文物保护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徽因对建筑的那份热爱也不是我们常人能想象的到。
也正如此,梁思成亲自为她设计墓地并在其墓碑上刻:“建筑师林徽因墓",这七个大字可谓是对她身份和建筑方面的肯定,事实上她也当之无愧。
在面对好友提出去美国讲学的邀请并顺便治病,他们夫妇却回绝了,誓死要与国家共存亡,从中可见其民族大义。
面对儿子梁从诫问:“日本要打过来,我们该怎么办?”她只是不假思索地说:“中国人念书总还有条后路,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在50年代时,北平兴起“破旧立新”风,打算拆除城墙和牌楼,于是对古建筑进行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
众多学者明知不对但都不敢说话,但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
徽因拖着病体跑到市委领导那去辩论:“你们拆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古董啊!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的,那时你们只能盖假古董!”
于这样一位女子吾辈难道不应该是尊重和敬仰么?
世人皆说林徽因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但我却看到了她鲜活真实的一面。
李健吾说林徽因是“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的女人,确实,她的特地独行和身处乱世的那股坚韧是让人钦佩的。
用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来形容她一生再恰当不过。
这样的一个民国女神——林徽因,世人却偏偏对她误解那么深,难道不觉得有点打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