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梳妆台(二)
妈妈的梳妆镜很有年代感。两层玻璃被固定在一层木板上,顶部是个优美的心形造型,第一层玻璃中间是镜子,下面是一幅画,画中母女三人坐在桌案边,母亲微笑着捺着千层底布鞋的鞋底,大女儿在读《毛泽东著作选读》,小女儿摆弄玩具,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层玻璃上是远景,绿竹青青,屋舍俨然。
不得不感叹“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知当初外婆怎么看上这个价格不斐的梳妆镜的,后来妈妈果然有了两个女儿。长大后,好奇地去问外婆,“你怎么想起买了这母女三个的镜子?”外婆多次说早知如此,就该买另一个画面上两个大胖小子的镜框,可当年就看好这两个女孩乖巧可爱,后面的房子也很结实耐用的样子。一再遗憾地说妈妈没有儿子,就怨她当年没买对镜子,惹得大家都笑她太多心,一个镜子如何决定家中孩子的性别。
妈妈的饰品匣更是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里面其实并没有多少饰品,几十年来,一直存放着家里的各种票证:粮票、布票、户口本、庄基证等。我们两大慢慢长大了,才有了各种卡子、链子、头饰等,妈妈一再抱怨我俩乱花钱,匣子都盛不下了。去年家中装修,我和妹妹竟然在匣子里找到了小学时的毕业照,二三十年了,妈妈还保存得那么完好,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和感动。
放镜子和匣子的那张红漆三斗桌更是有故事。那是伯父和大妈为爸爸结婚专门请木匠做的。爸爸父母早亡,长兄长嫂待他如父母一般抚育爱护,结婚时也用心良苦,不想爸爸因为没有父母而被人轻视,和儿子一模一样地准备了被褥、家具等,酒席也摆了二十几桌,很排场地将妈妈娶进门来。妈妈从一进门就感受到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睦,敬老爱幼的良好家风也在他们的身体力行中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
妈妈虽然有个很漂亮的梳妆镜,可年轻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她的工作又是乡村教师,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上班,还要照顾两个女儿和家中老人,真正意义上的梳妆打扮几乎都没有过。那个三斗桌后来真正发挥大用处是做了我们姐妹俩的书桌,每天放学后坐在桌前学习。妈妈常说,学习就得有个学习的样子,坐得端正,挺起腰背才能全神贯注,学习才能有效果。我俩学习时,妈妈绝不允许有人干扰,一定保证周围静悄悄的,我们哪里敢分心。谁得了奖状就贴在镜子边的墙上,一抬头就能看见,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姐妹俩就一直比着谁的奖状多,直至我俩先后考上大学。后来,两个孙子学习时,也被要求端端正正坐到这张桌前。亲戚们来家时,常调侃说:“坐这张桌子学习的娃都能考上大学。”
妈妈的梳妆台其实并没发挥多大它的本来作用。妈妈年轻时经济条件普遍不好,她是乡村教师,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还要照顾家中老人和我们俩,哪里能有闲钱闲工夫打扮自已。这个桌子最大的用处是书桌,三个抽斗里就放着我们的文具和书本,我们俩学习时就坐在桌前。妈妈重视我们的学业,要求我们态度端正,用心学习,自己干啥都静悄悄的怕干扰到我们。谁得了奖状就贴在旁边的墙上,对我们而言,这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姐妹俩谁也不敢懈怠,比着看谁成绩好,直至先后考上大学。后来,两个孙子学习时也被要求端端正正坐在桌前,亲戚们常羡慕地说:“坐这张桌子学习的娃都能考上大学!”
爸妈都七十多岁了,他们那一代人都能勤俭持家,买个东西一用都是几十年,但在我家最有纪念意义的就是这三件家具了,年岁越长越能体会到它们的珍贵。看似普通的物品承载着父兄的美好祝愿,留下了自己的沧桑岁月,也见证了孩子的成长足迹,难怪爸妈那么喜欢它们了,那就让它们一直陪伴他们吧,尽管多次想换成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