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屋

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保持写作之“我是谁”-3月写作月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4人  禧禧橙
图片来自网络

2019-03-09

3月是社群的主题是“保持写作”。群主问大家:还有谁在保持节奏地写作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我很久没有写文,更别提保持节奏了。

今天,朋友圈一位小伙伴对我说:总消失了可不好。我一想,很正确,不能总玩消失。耐何我学习做事总是比别人需要更多时间,所以才不得不走走停停。

现在,是时候重出江湖了。

从2017年9月开始,我正式学习写作,开启写文之路。

这一路走来,我从写作训练营到确立“把写作当成一生的事业”——到一段跟着感觉走的日子——到决定2019年不再报课报班,只做一件事——读书写文——到日更——到写作热情熄火——到跟着感觉走,到现在。

2019年1月以前,我持续在简书上发一些记录性的文字。后期日更维持了2个月时间,越到后面,越觉得自己是为了更文而更文,随之而来的便是焦虑,无时间和精力做更重要的事(比如做让自己开心的事,看喜欢的小说和电视剧),所以果断停止日更。

那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写的东西,质量飘乎不定。今天写出的文章自己特别满意,到明天有可能就写成狗屎。

这一发现,让我大为气馁。

不是说好的一天进步一点点吗?即使进步再小,不是也应该总是一天比一天好吗?不是应该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吗?不是应该今天的文章比昨天的更动人吗?

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后,我陷入非常惶恐和烦躁的情绪之中,写作的热情瞬间熄灭。

停止日更之后,我觉得身上卸下了巨大的重担,身心一下子变轻松。终于可以不用为了完成任务而写文章。

日更把学习节凑打乱,破坏了写作的感觉。看来日更真的不适合我,或者我的功力还达不到可以日更的程度。

猛一停下来时,大脑一片空白,心中无物可写。于是,我重新把输入当成学习的重中之中。

那种大部头全部讲理论的书对我来说还是太难了(毫无兴趣),看到就不想读。于是我继续填金庸武侠小说的坑。

时间也到了过年的节点。

从1月12日至2月27日,《射雕英雄传》断断续续地看了1个半月,用时3948分钟,65.8小时,平均65字/分,这速度慢得也是没谁了。原来看小说我也是如此之慢,更何况高深艰涩难懂的专业书。

想想之前定下的1年50本书的目标,一周就要读完一本书的节奏,顿感是没有自之之明的目标。按实际情况,每年最多也只能读完12本小说,50本书至少要4年才能读完。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读书之路漫漫,我将日夜不分而读书。

以此为起点。

期间还看了一点王小波的小说,和2/3的《知否》。看的时候很多有感触的地方记下来。

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跟着感觉走的日子”。很多文章主题不由自主地在头脑中冒出来。写文的感觉又回来了。

可能这便是我的节奏。慢、浅、且充实

这样走走停停,也发现了很多其他小伙伴的不同之处。

吴蕾姐姐是最初学习写作时认识的,一直在社群保持联系。

她一直坚定不移地走在当初选择的道路上。坚持报课学习,坚持写作,坚持办社群。

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我基本上从未看到过她失落、抱怨、焦虑、怀疑。从认识她开始,她积极向上,努力成长改变的形象,从来没变过。

而我,不断地确立目标,不断地自我否定,似乎永远停留在起点上。

“你没有过焦虑吗?”“迷茫的时候怎么办?”这类的问题我们也讨论过几次。

在我这里是很严重的问题,在她那里则是轻描淡写。

我就想,我们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有段时间我们关注的东西不同,她认为造成我们不同的原因是她有销售行为,而我没有。

而我更愿意相信,造成目前我们俩这样不同的状态,与小时候生长的家庭环境有关,确切地说是与父母对孩子是否肯定有关。

能感受到(也确实是),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抱持”的环境中。

她的父母,尤其是父亲给了她很多的宠爱和肯定。这样,她从小无论做什么,都非常肯定地坚信自己是对的。

而我则不同。我小时候并不是父母心尖子上的肉。

相反,印象中,父亲总是否定限制我。

造成我做事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决定做一件事,一遇到困难就容易知难而退,严重自我怀疑,自我价值感低。

所以当我也决定改变的时候,遇到的阻力可能更大些。

她决定改变之后就会勇往直前,一切的受苦是没有的(前进的道路上也是很苦的,那是走在路上的绊脚石,不是对走这条路是否正确的质疑),只有一门心思的积极向上。

而我则会走走停停,甚至有时前进一步倒退两步;我向前走的时候,周围有很多声音来打扰,那是从前被否定的声音(被否定还是好的,最令人心痛的是被指责,那是做错事时,永远都会有的一种羞耻感)。

说上面这些原因,看起来太像是为不成功找借口了,也怨不得小伙伴们批判我。

但我很明白自己并不是为了找借口而找借口。这篇文章便是证明。

如果是纯粹的找借口,那么找完借口便没有后面的行动。

但如果是把这件事的来笼去脉想明白,又整理出来,形成文章,那便是为成长而做努力。

想明白这一点对我来说如此重要,让我看到希望和信心。

最近又开始大力关注武志红。

他刚出了两本新书,他为新书而写的文案,我读了好几遍,特别喜欢,文中提到的案例,我引用过很多次讲给身边的人。

读他的文章和书,总是有很多感慨共鸣之处。尤其是,读的过程中,总是感觉到轻松愉快,感觉到被承认,被接纳。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又充满力量。

即使自己在很多地方没有做好,也从未感到被指责。他的文字并不仅仅取悦读者,还了无痕迹地指引我如何去做。

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追随他的原因吧。

武老师说改变是很难的事。

改变意味着杀死现在的自己。改变不仅意味着舍弃痛苦,也意味着舍弃你做事模式所带来的好处。

所以我们大多数的人生,就是不断地轮回,不断地运用同一种生存策略。

我觉得我在学习读书写作方面走走停停的状态,便是很好的印证。

当你注视深渊时,深渊也在注视着你。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要急,慢慢来。

我能不急吗?我可不想这一生一事无成。但急是没用的,看来,寻找答案,无疑是一生的功课了。

但,还是要改变。仅仅是探索本身也充满了乐趣。

感觉转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那么再次出发就是。

仍然保持蜗牛的速度,前进,前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