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翻译

一点汉语知识(一)

2020-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夏兰朵朵
一点汉语知识

第二语言学习的基本过程包括输入、中间过程、输出这三个环节。从输入到输出之间,大脑所进行的活动涉及到注意、记忆、思维、信息处理、母语转移个中介语的形成等等。

输入内容要以意义为基础,易于理解。语言的吸收建立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上,输入内容的选择和输入方式,对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

中间过程包括言语的感知与理解,言语材料、言语知识的记忆与存储,以及言语表达中的“话语编制”。

话语编制指的是在具体的话语说出之前的、不易被感知的、在说话人大脑里进行的那部分活动。

第二语言学习者再进行话语编制时,通常的思维方式个使用得行为策略包括如下几种:

a.迂回式。目的语语言材料储备不足,总已有的材料个想当然的知识表达所需的意思。例如:“颐和园事古代皇帝放暑假时去(避暑)的地方。”

b.翻译式。例如:“女人通常一个人坐家庭得鸿运。”(housework的直接翻译。)

c.省俭式。例如:“我昨天告诉他别去,可是他去。”(可是他还是去了。)

d.直接替代式。例如:“北京比英国热,所以我觉得tired,也很dazed。”

e.由母直接推导式。例如:“她结婚一个外国人。”(将英语marry的用法直接推导用在汉语上。)

f.故意回避式。学习者对某一语法点掌握得不好,害怕用错时,常常故意不用,例如对“把”字句的回避使用。

最后,是语言的输出,这是第二语言学习活动过程的最终环节,也是可感知的外显的部分,是检验第二语言学习效果的依据。输出可以分为口语输出和书面语输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