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细品西游——《西游记》凭什么成为名著
000细品西游——《西游记》凭什么成为名著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类别,而像《西游记》这样的著名小说,我们也相当然的认为,是被收录在《四库全书》“子部”的“小说家类”里。
其实啊,还真不是这样,《西游记》不但没有被收录在《四库全书》里,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被“精英阶层”鄙视,被称为“闲书”。
我们要了解,《四库全书》中的“小说”,和我们今天说的“小说”不同。它是由“稗官”记录市井间的杂谈给皇帝看的。传统意义的“小说”,说白了就是小道消息,虽然未必都靠谱,但人们确是当它是真是发生过的事。
《西游记》虽然是在“小道消息”的基础上逐渐丰满起来的,可是由于作者的再创作从而脱离了传统意义上“小说”的范畴。直到近现代,像《西游记》这样,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的作品,才被并称为“小说”。也就不管它们是不是从“小道消息”而来。
当我们谈论“经、史、子、集”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一个潜在的前提:“经史子集”这四部分,是属精英阶层的知识结构。而《西游记》在当时充其量就是个通俗文学。
可话又说回来了,并不是所有的精英阶层都不关心民间小说,他们也零星地收藏一些,明朝就有人专门在经史子集之外,又辟出一个“戏曲小说”类,即便这样,还是摆脱不掉被人鄙视的现实。
相比于明朝,清朝对草根文学的鄙视就更加严重。所以《红楼梦》里才会出现贾宝玉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的一段文字。这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在课堂偷偷看包了教科书书皮的武侠小说。
到了近代,受了西方的影响,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才得以重新被发现其价值。像《西游记》这样的当年不登大雅之堂并且无处安放的文学作品,才一举跨入“名著”行列。
即便这样通俗小说在图书馆中也是被胡乱堆放的,有的塞到史部,有的塞到子部小说类。直到中国的图书馆渐渐引入了现代的图书分类,才单列出“文学”这一类。曾经无处安放的《西游记》,才有了自己的位置。
所以说,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从一开始就被当成是名著对待的,它们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演绎和进化,才能成为今天我们眼里所谓的“名著”。
《西游记》在四大名著中可以说一个特别的存在,它没有《红楼梦》的优美华丽,也不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紧张刺激。反之《西游记》的故事中还出现了很多的漏洞。比如说:常被作者写丟的六丁六甲、日值功曹;通天河的老鼋之前求唐僧帮自己问问还要多久修成人身,可是当老鼋在次遇到唐僧一众的时候,却问还有多少年的寿禄。当然,最严重的漏洞当属“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这个说法,这里也就不用我多说了。
那么,这一部漏洞百出的《西游记》凭什么名列四大名著之一?换言之《西游记》的过人之处是什么?以我个人的理解,总结出了三个关键点。我列出来,仅供大家参考,看大家的口水能不够我游两圈。
这第一点,《西游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妖怪的世界,书中得妖怪各有特色,而且个性鲜明。作者娴熟的笔法使每一位角色都活跃与纸上。进而影响了后期的神话小说的发展。不夸张的说,如故没有这部《西游记》,妖怪的形象至今仍然是个模糊的概念。
这第二点,作者利用神怪小说的外壳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犀利调侃的同时却又恰到好处。比如第八十三回,孙悟空去告托塔天王,与第八十七回凤仙郡求雨。
这第三点,是作者的想象力。孙悟空的出世非常的与众不同,这个想法不仅大胆,而且其中还包含了很深的用意。《西游记》也正是因为其自身的特色成为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好啦!本期就讲到这里。下一期輕風閑話来和大家聊聊孙悟空为什么非得从石头中出生,以及作者的用意是什么?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