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我退出了第一次创业,留下三点心得
创业,对于那些创业过的人来讲,有酸甜苦辣,背后一大把辛酸和苦楚……
对于没有参与过创业的人来讲,更多的是巨大的挑战,好奇的心理,快速的发家致富之道……
对于25岁的我来讲,创业是人生的第一次蜕变!
年初的我,临时接到上级领导的指派,去新的业务单位负责战略和运营两个板块,新业务是偏向于学前教育的教育公司,实质上就是开办高端的国际幼儿园!
听到消息后,特别激动,但还是有所纠结,害怕新业务的压力会天大,不过,好奇、冲动和跃跃欲试的心盖过了小小的畏惧心理,于是很爽快地就答应了!2018年农历年后我直接就去了新单位报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怀着一颗炽热之心直奔创业!
这里先说说我去之前的背景,普通院校的本科毕业,不过幸运地在董事长办公室供职,同时能够跟随公司的总顾问进行学习,从管理、战略、规划、咨询到培训,全方面地学习,等于在20多岁的年纪读了一次MBA,对于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计划有着高度的认知,对于培训项目的设计和落地,课程的开发和推广有着自我的追求,对于结构性思维和框架性思维有着独特的见解,不过,停留在这个年龄段的独特而已。过往的经历让我得到了思维的蜕变,也逐步适应了舒适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没有过度,硬生生地去参与创业!
创业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工作经验都在10年以上,也只有我,两年的工作经验,斗胆进入——
一开始,因为我有很强的系统性思维和管理方法论的累积,在创业公司的论战阶段,我很快上手:
面对园长,我丝毫没有怯懦,大胆地去分享和交流,从DISC人格特质到五大思考原则,从结构化思维到公司管理核心方法论,从管理地图到管理机制搭建,从管理力提升到领导效能提升,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全方面地给园长进行辅导,一个工作经验只有两年的小屁孩在辅导一个比自己大8岁,工作经验多10年的北京市优秀园长,慢慢地我也开始了一些小骄傲。
同时,我在领导和同事的共同指导下,很快完成了公司的3年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的编制工作,主导完成了年度的招生计划编制工作,建立了最初期的会议机制、决策机制和分工机制,提炼了企业的核心品牌文化……到这里,听着一切都很顺利,但是真正的成长从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
我的领导是一位年轻女性,虽然比我年长12岁,但是年轻的心态成就了年轻的状态和活力,我一直叫她孟孟姐,在创业的前期,她对我一直都很欣赏(当然,局限于对我我的结构化思维和体系搭建能力),4月底,总部所有人动身前往了固安,我们开幼儿园的第一站,这个时候到了真正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过去我做了那么多招生计划、节奏编制,经营计划,目标管理,执行考核等,现在需要一项一项的落地,这个时候,我开始无助了——
没有做过一线业务,加上我对于人际的敏感度不够,同时从董事长办公室那么高能级的部门瞬间跌落到普通的一线业务,顿时间出现了很大的不适应,外加每天需要在北京和固安之间来回往返,身体上的疲劳,心理上的不爽,以及创业期间的各种摩擦,让我逐渐在创业的态度上有了错误认知——
行为是思想的产品,当态度上开始懈怠之后,行为上也开始了懈怠!心得如下:
第一,创业需要厚着脸皮,放下身段,全面学习,不需要所谓的自尊!
90后的年轻人最容易清高自尊,其实是赤裸裸地自卑表现。面对幼儿园老师,我放不下面子,坦白讲,这是年轻人的惯病,而我表现得更严重。年少轻狂,总觉得自己将来会有所为,愿意攀高,比附,于是不免就会伪装自己的样子,讲话显得更有深度一点,动作显得更为成熟一些,交谈举止之间都要尽显分寸,这是虚荣的本性所造就的,越是这样,就越不能真正放开自己,打开自我,接纳不同,接受建议,接受成长。而我同样如此,我不愿意走进幼儿园老师,觉得这种交流不在一个层次,所以也就不愿意交流,这样就没有办法弯下身来用心聆听和学习,直接给自己锁上了沟通的大门,除了幼儿园开办之前的所有框架和事项我清楚之外,我没有继续往下分解,我只知道幼儿园包括拓展选址、规划建设、组织发展、品牌推广、产品研发、园所运营,但是园所运营又如何进行分解呢?幼儿园的厨房如何管理,卫生如何制定标准,环境创设怎么才能够显出差异性,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给孩子们沟通,如何打动每一个客户?……当拒绝打开自己后,什么都无法学习到,什么都无法了解,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最终被孟孟姐疯狂地PK给敲醒!
无论何时,无论自己有什么成就,都要时时刻刻打开自己,接纳这个世界,纵使过去太多的不幸,那也是过去,唯有打开内心,才能感受到世界原有的善良和爱!
真实的世界,善良的人,美好的一切,这本来就是生活的全部!只是有的时候只会从悲观的反面去偷窥这个世界,生怕被无情再次伤害!
后来,我也真正打开了自己,开始用心和每一个老师交流,记住了每个门口保安的名字,有了他们的微信,记住了每一个老师的名字,开始慢慢地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慢慢地,才感受到了生活的那一份善意!
第二,创业不需要眼泪,需要的是结果!
记得有一次在董事长家宴上,董事长说到“你们都很辛苦,特别累,但是得有结果,没有结果,所有的辛苦都没有意义”!创业的一周是这样的,因为作为运营,需要统筹下周的所有会议,每周从周日开始:
1、汇总整理各部门周例会汇报文件;
2、排布下周工作计划;
3、请示领导下周行程安排;
4、准备周一会议所需文件;
5、督办上周未完成事项;
6、整理反馈并且发布通知;
进入到周一,准时早上9点开会,不管周日你干到了几点,职场不会有人care你昨晚是否睡觉,是否休息,领导只在乎会议能够准时高效开启:
1、第xx周集团周例会主持及汇报;
2、会议纪要整理和发布;(必须当堂发出,最晚当天发出,第二天才发的话事情就大了)
3、园所筹开会议召开;
4、园所筹建会议及成本汇报会;
5、会议事项安排和督办;
6、当天待办任务才开始进行(此时可能已经6-7点);
7、似乎这个时候通宵达旦,就成了常态;
进入到周二、周三,周四、周五,每天同样的节奏,遇到领导关心的事情,务必准时搞定,没有搞定务必提前说明,说明不清务必梳理清楚,永远铭刻,职场汇报的是结果,没有人听那一段过程和辛酸史!
……
坦白讲,我没有这么玩过,什么鬼?为什么工作这么满?而且我还负责运营、战略和品牌三个部门的事情,什么时候能干完?每天的高强度工作压力让我完全喘不过气来!更何况,每天从固安和北京之间来回往返,身心俱疲——有一次,我直接在和孟孟姐的交流中忍不住哭了,换来小一点的压力么?还是无穷无尽的安慰?不,我才发现职场没有这一套,要想赢,只有拼,哭过之后更安心!
有多少次孟孟姐原谅了我犯下的错误,无论从职业化还是从工作落地上的错误,都有原谅,但是每次原谅后就会后悔,因为不可能持续地原谅下去!我常常听到一句话,虽然你的工作经验只有两年,但是你坐坐在了那个位置,你必须承担起那个位置的责任和担当!
第三,创业需要强执行,行动派,小步慢跑向前冲!
《企业生命周期》谈到组织的发展动力,一共四类,“行动-创新-规范-整合”:
简单普及,行动即短期结果,指的是执行力,落地速度,结果;
创新即长期结果,指的是未来发展,规划,创意,理念;
规范即短期过程,指的是制度,标准,流程,体系,框架,奖惩;
整合即长期过程,指的是长效机制,协同机制;
创业期看中的就是强执行力,在一个企业孕育阶段,重要的是创新动力,所谓创业的想法关键就是那个创新点,当有了创新点之后就需要快速的执行力快速实现想法的落地。
所谓经营者的核心使命是“持续高质量完成业绩”,完成业绩就是行动力,高质量是业绩完成的好坏评判标准,持续则是长效的时间机制。
我从经营层到管理层,最后到执行层,常常不能快速切换频道,当做出一份计划时候,心态已经到了工作可以先告一段落的状态,但其实领导要的不是一个个的时间节点和工作事项,而是完整的落地结果!
跟领导沟通的时候以下要点一定要收藏:
三维度:Why,what,how,三维度,领导只关心what;
要结果:汇报给领导的永远是完成了什么,实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完成,预计什么时间完成;
做预期:对于结果的预期,对于过程的把控;
强准备:提前的准备动作,预期的计划动作,已经完成的计划节点,实现的落地成果;
总负责:对结果充分负责,没有结果相当于什么都没做;
看自己:领导没有错,除非是我听错了,或者理解错了——万达内部的这句话后来一直激励着我;
奥运会上那么多选手,有谁有机会诉说从小的艰辛呢?只有站上领奖台的时候,才会有人为你高举麦克风,所以有了有效的执行成果,再去体会那过程的艰苦!谁都不容易,凭什么只有你在诉说痛苦?
那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是在想法落定之后,快速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资源盘点之后,迅速采取行动进行推进,直到结果达成!三个要点,想法,评估动作,持续推进到结果完成,缺少任何一项都不是真正的执行力!
工作第三年的我,有了一年管理理论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年深度的创业经验,很幸运,带着这些,进入第三个年头……最终,我选择退出,因为已经完成蜕变!期待下一次的蜕变!
生活需要不断地尝试、历练,打开自我,接纳世界!
活得真实,将会有更多的人喜欢自己,最重要的是,更多的人里面有一个你!
一个被调侃为80后的93大叔,面相比心更成熟的情感主播!
我在简书等你!未来会继续分享创业故事,喜欢就在左下角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