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曾背诵过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感受到作者坚定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曾背记过张籍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体会到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日益思念。
曾赏析过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作者对牡丹的喜爱和赞赏溢于言表……这是古人眼中的洛阳 ,那么你眼中的洛阳又是怎么的呢?
我眼中的洛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它承载着久远的岁月。司马迁曾说“若问古今兴亡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不无道理,为什么偏偏说“洛阳”而不说其他地方呢。洛阳地处中原核心地带,天下只要大乱,洛阳必然是四方逐鹿的主战场,死伤无数;天下大治,洛阳又是东西南北咽喉要道,必然是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才有天下治乱看洛阳之说。
我们经常使用的成语“乐不思蜀”就出自洛阳。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不久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赏僮婢百人。
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于是司马昭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国旧臣们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油然而生,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视若罔闻。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他的旧臣卻正听到此言,便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 '先人坟墓 ,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 '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欲正教他的背书似的说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你这话怎么和郤正说的完全一样?”刘禅听了暗吃一惊: “你说的对,正是郤正教我说的。”司马昭及左右大臣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37306/553865ee99a9e8cc.jpeg)
我眼中的洛阳——建筑精美旅游胜地
有人曾说“洛阳牡丹红满天,龙门石窟扬天下”可见龙门石窟的知名度。龙门石窟不仅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保留着大量宗教、美术、书法等史物资料;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所以来洛阳的朋友一定不要忘记去此胜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37306/cb2222b79d102aed.jpeg)
都说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许多人会因为一朵花,拜访一座城,所以最有看头的莫过于每年四月份举办的牡丹花节。每年洛阳的许多公园、花园都会举办牡丹文化节,上旬看早期,谷雨前后看中期,五一前后看晚期品种,花开富贵,唯有牡丹。经过政府的努力,它是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是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是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是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37306/949c83f471ca7cce.jpeg)
我眼中的洛阳——当地人民热情好客
已忘记是何时听说一句“千年帝都洛阳城,热情好客洛阳人”,我觉得这句话是对洛阳人民的完美诠释。去年十月份独自到洛阳上学,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到达火车站后分不清东南西北,第一次感到孤独和无助。一位大爷看见我站着不动就问我“小姑娘,外省来上学的吗?”又问了我学校地址告诉我该坐哪一路车,还嘱咐我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我当时真的觉得很温暖,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有人帮助你那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37306/7188e6d2203e80a0.jpeg)
洛阳是一个集诗和远方、融古贯今的地方,如今它正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逐渐从古都变成现代大都市,这就是我眼中的洛阳——典雅、复古、热情。
洛阳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