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简友广场想法

《如何再次拿起书》| 读书,也是看缘分的

2019-06-23  本文已影响3人  吴小卫自习室

有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地球上,两个人,能相遇不容易。”说的是在几十亿人口中,有一个人,能和我们在生命中有所交集,是非常珍贵的缘分。

想一想,其实读书也是如此,全世界出版了无以计数的书籍,而能与我们相遇,捧在手中阅读的,顶多也就几百本或几千本书,所以,我们和书之间的缘分,也是很有份量的。

那么,我们需要要大量去追求与书之间缘分吗?是不是遇到的每一本书都要坚持读完?一本书读完了,今生的缘分就结束了吗?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如何再次拿起书》中找到答案。

01-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

在英国,曾经出版了一本《此生必读的1001本书》,一听到这个书名,很多人还没翻开书,就已经觉得很焦虑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光是想到有1001本书要读,巨大的时间与心理压力,就让人觉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这种焦虑产生的无力感,并不会正向激励人们赶快开始阅读,反而会让人抗拒读书。

其实,我们一定要有个清楚的认知,那就是:就算花上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

在广大的书海中,阅读,是一种航行,而身为船长,我们需要掌握方向,所谓的掌握方向,就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读哪些书,又该如何去读。

这时候,考验的就是你对书籍的识别能力。

识别能力,指的是理智地去分配时间进行阅读的能力。

要怎么培养识别能力呢?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了解自己的喜好,一个是了解不同书的读法。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喜欢哪些类别的书,唯有带着热爱,才能让你津津有味地读下去。而要确定自己的阅读品味前,需要与书有大量的接触,你不妨到书店去探索一番,看看哪些书能引起你的兴趣,从中慢慢找到你的阅读偏好。

其次,不同的书,需要不同的读法,培根在《论学习》中说: “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白话来说,有些书只需要读部分,有些可以读个大概,而有少数的书则要认真仔细的通读。你要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掌握不同的书籍。

面对读不完的书,造成我们焦虑的,往往不是“信息超载”,而是因为“无法过滤”。当你无法定下心来识别自己真正想读的书,拿到书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读,将导致你一边心慌地读着眼前的书,又紧张地张望着其他的书。

培养自己的识别能力,能帮助我们在阅读的路上,更好的掌握时间与精力,与来到我们手中的书,进行一次更深入的交流。

02-这是本好书,但我不喜欢

电影里常出现一幕情景,男孩告白的时候,不喜欢男孩的女孩会说:“对不起,你是个好人,但我不喜欢你。”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回忆一下你的阅读经验,是否曾经有那么一本书,是某个领域的经典,深受广大读者推荐,你知道它是本好书,但是你怎么读就是读不下去?

这时候问题来了,是否要坚持去读一本不能给我们带来乐趣的书呢?

别自责了,就先暂时放下这本书吧,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我们不可能喜爱所有的书。

人的喜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读书这个非常重视个人体验的活动中,更不需要假装自己可以包容一切。

我们的目标不是去热爱所有的书,举例来说,豆瓣上有个指标性的榜单,总共有250本书,涵盖了多个领域,也都是被大众评定为佳作的作品,难道我们一定要去喜欢这250本书吗?

虽然喜欢不了所有的书,不过,也别限制自己,只去热爱某一类特定的书籍。想想看,如果你一生只读科幻文学,是不是只认识了科幻的世界,而错过了这世间其他的美好。

阅读的目标,是在自我允许的有限范围内,尽可能去广泛的阅读。自我允许,指的是读你读得下的书,别让阅读这件美好的事为你带来煎熬,就在你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多读些书。

如果遇见了不合拍的书,没必要在当下逼自己去读完。

今天放弃了一本书,并不代表以后再也不能读这本书。每件事物的出现,都有正确的时机,相对的,也会有错误的时机,等时机对了,再读这本好书,它才能对你展现真正的实力。

就像亦舒说的:“缘份一至,水到渠成,凡有些微勉强,不如稍候。”

所以在阅读的路上,如果遇见了不喜欢的书,不管你已经读了多少页了,无须强迫自己继续读下去,就勇敢地放弃吧。

03-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期一会”是个日文的词,“一期”,指的是人的一生,”一会”,指的是仅有一次的相会,这个词专门用来形容一生只有一次的交会。

那我们与所读的书,也只有一期一会的缘分吗?

有的人会说,已经读过的书就不用再读了,再看第二次,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会说这话的人,已经陷入了追求阅读数量的迷思中,总是读得太快太多,不愿意花时间重新去读那些自以为已经明白的内容。

但是,阅读的感受,是会随着我们的生命体验增加而改变的。

当你的见识越来越广,扮演的生命角色越来越多重,再回头去读那些已经读过的书,反而越读得出味道来。

本书作者雅各布斯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雅各布斯读过三次《安娜•卡列尼娜》,在第三次阅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段他先前两次阅读时,都没有注意到的文字。

这段文字是书中列文和基蒂第一个孩子诞生时,列文的感受,它是这样说的:“他知道自己又多了一个弱点,而且一开始这种感受让他非常困扰,对这个小人儿将会遭受的痛苦又让他非常担忧。”

读到这段文字时,雅各布斯感动得泪流满面,因为那时的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父亲,彻底同感着列文的心情,体会到列文那“既有盔甲,也有软肋“的强大与脆弱。

正是因为雅各布斯的生命有了不同的经历,才能在内容并未改变的书中,读出不同的韵味。

也因为雅各布斯重读了这本书,才能与《安娜•卡列尼娜》产生新的呼应。如果他一生只在年少时读过一次《安娜•卡列尼娜》,就会错过如此的深刻交流了。

重读一本书,就像一场历险,带着新的自己,去挖掘书中你还没有接收过的讯息。

松浦弥太郎曾经说过:“喜欢的书,请试着多读几遍。每次重读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当你不断想着要再重读一本书时,不要担心浪费时间,顺应书本对你的召唤,去重读吧,一定还有你没发现的宝藏在里面。

结语

我们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就算穷其一生把时间都花在阅读上,也不可能读遍所有的书,所以,有缘分的书,才能够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

我们对书的识别能力,决定了我们与哪些书有缘分,但即使有缘分,手中的书也不一定来的是时候,这时就放下手中的书吧,在更适合的时间点上,会有更深的缘分。

至于那些已经读过的书,也不会只有一面之缘,当你脑中响起重读某本书的声音时,一定要听从你的内心,享受一趟新的旅程,书本会给你带来新的礼物。

【话题】

此刻,你心中最想重读一次的书是哪一本呢?上次读这本书是什么时候?欢迎留言与我分享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