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这首《清明》,通篇白话,为什么会被誉为清明诗的千古绝唱?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历来都是文人雅士挥毫泼墨的重要题材。
关于清明节起源,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唐宋时期又兼并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部分习俗,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唐代大诗人王维有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至宋朝,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逐渐成为清明两大主要节日习俗,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而清明的诗词自然也多是围绕这两大主题。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就是根据清明节气候时令而作的,这类诗词并不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无需赘言,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能流传千古,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诗当之无愧。
诗的题目和开篇两个字都点名了时间就是清明时节,清明时节下雨本是常事,有谚语说清明难得晴。而且春雨淅淅沥沥密密麻麻,不像夏天的雨那样倾盆而下,怎么这点小雨就让诗人、路人断魂了呢?这就是此诗的妙处之一,我们要理解诗人为何断魂,就需要知道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然而诗人却一个人在孤身行路,触景伤怀,此场景就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般。
另外需要注意到这里断魂的不是普通游客,而是行人,他们是赶路的,他们可能是羁旅在外的游子,可能是出门营生的人,可能是赶着回家的人,但有一点他们不是游客,他们有他们要去的地方,他们无心赏景。这样再回到上句雨纷纷,这纷纷乱乱的岂止是这春雨,还有路上行人的心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后两句历来最为人称道,借问酒家何处有,谁借问没有说,但我们肯定都知道不是诗人就是行人。但借问谁没有说,那么为什么要问酒家呢?为什么不是问客栈?问驿站?为什么一定要问酒家?因为前面说了,春雨纷纷洒洒,扰乱了行路人的思绪,勾起了他们心底的愁。他们此刻不仅需要避雨,歇脚,他们还需要排解内心的忧愁,正所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所以此处借问酒家实在妙不可言。
那么向谁问的路,第四句诗人娓娓道来,牧童遥指杏花村。原来第四句的主语正是第三句借问的宾语,承上启下。牧童怎么回答的?是直接说:前方500米右转?不,牧童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伸出手指了指远处的山村。遥指表面看是指很远,但我们结合诗意来看,若真的遥不可及,牧童还能指吗?若就在眼前,这个遥指是不是很牵强,所以遥指这里说明路途不近,但也不太远,不近不远,目光刚好可以到达,希望就在前方,妙!
而有人说杏花村就是一个真实地名,我以为不是的,文学作品里的地名有实指有虚指,比如刘禹锡“乌衣巷口夕阳斜”确指乌衣巷,但此句中的杏花村是否为真实的山村名并不可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代指美好与希望的存在。这里只需理解为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肆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到这里这首诗可以说已经是妙不可言,然而更妙的是,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而读者的想象力却才刚刚苏醒,如何欣喜若狂找到了酒家,如何痛饮,如何……诗人一个字也没说,但是读者全都脑补出来了,这就是诗歌艺术上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古人谓之“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清明》这首绝句和清明节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演变至今,提到清明,人们便会不由自主想到杜牧的这首《清明》;提到杜牧,脑袋里首先想到的自然也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千百年来,杜牧与清明,清明与杜牧,两者已经融为一体,不可分割。